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李荣梅
  反对特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强调的一个问题,党的二十大更是突出强调了这一点。报告中有三处提到了这个问题,在分析十年前我们党面对的形势时,指出“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又指出“我们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在部署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时,再次强调“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同时,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增写“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特权问题危害性、顽固性的清醒认识以及破除特权的坚定决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刚刚闭幕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鲜明宣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吹冲锋号”的定力与决心。在谈及作风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要“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破除特权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特权,可以理解为利用职权而谋求的法律、制度、政策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思想滋生特权行为,当特权行为具有了普遍性,就形成了特权现象。实践中的特权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权任性、以权谋私、越权享受和拥权自傲等方面,比如,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工作生活享“特殊待遇”、办事走“特殊通道”、群众面前倨傲摆谱等。特权行为和特权现象破坏了党群关系,纵容了腐败行为,妨碍了社会公正,助推了权力崇拜,侵蚀了党和国家的制度根基。所以,反对特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
  特权行为,其背后既有思想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历史文化、体制机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一,权力观扭曲,是特权行为的重要思想根源。权力来自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但少数领导干部却对权力的这一本质属性认识错误,错将权力视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运用权力耍威风、为自己行方便、谋利益。第二,官本位思想,是特权行为的重要社会因素。“官本位”,即以做“官”大小作为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官本位”思想,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高人一等、搞特权理所当然;因为“官本位”思想,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对上谄媚讨好、对下骄横无礼理所当然;还是因为“官本位”思想,部分群众对“当官的”多吃、多占、搞特殊司空见惯,甚至通过托人情找关系去攀附权力享受“特殊照顾”。追逐官位、崇拜权力的腐朽观念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特权行为的产生和特权现象的出现。第三,权力配置、运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特权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实践中,在一些领域和环节,权力配置还存在制度漏洞,这为部分领导干部谋取特权提供了空间;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加之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差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执行不力,从而造成集权揽权、任性用权和权力失控;当前的权力运行体系中,相较于决策权和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弱。“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弱、下级监督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监督刚性不足影响了监督实效,从而造成权力破窗破圈。
  新征程上,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需要在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强化监督等方面持续发力。第一,加强思想教育,破除特权思想。通过党史课、纪法课、廉政教育课等,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摒弃腐朽的“官本位”思想,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做到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同时,通过加强社会宣传教育,宣传正面典型,批判特权文化,形成人人都想反特权、要反特权、敢反特权的社会氛围与强大正能量。第二,强化制度约束。一是进一步规范权力配置,厘清权力边界。针对容易发生越权、滥用职权问题的风险点,研究制定具体管用、切实可行的管控防范措施;针对存在模糊地带、执行漏洞的事项,细化规范程序,明确操作依据;针对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实行权责清单制度,为权责划定清晰界限。二是注重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党组织应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注重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坚持用权公开、权责透明,落实办事公开制度,使权力运行可视、可查、可纠。第三,加强监督,增强实效。一是强化执纪问责惩处力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对待特权行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制止,对情况严重的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让搞特权的人付出代价、想搞特权的人产生敬畏。二是健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并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等贯通协调,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随手拍、微信“一键举报”、电视问政等形式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渠道,对反映的问题及时核实查处并加大曝光力度,让特权干部和特权行为在社会监督下无处遁形。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