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持续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发展通道经济、会展经济——
奋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嵇磊

四通八达的德州北枢纽立交气势恢宏(资料照)。记者郭庆萍摄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了“五个走在前”的奋斗目标。如何在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上走在前?党代会报告给出了“南北借力京沪高铁大动脉,东西融入沿黄达海大通道,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以建设北方会展名城为突破,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工作思路。
  一年来,按照市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市大力构建现代物流支点,扩大通道物流容量,以大通道拓展大流通,以大流通带动大产业,以更强吸附力集聚发展要素,赋能产业升级,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打通堵点 构建“123物流圈”
  11月19日,104国道宁津至临邑段大修工程竣工通车。项目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40.8公里,总投资3.4亿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邑分中心主任王其兵介绍,项目竣工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服务条件和投资环境,能有效促进陵城、临邑、宁津三地区域经济发展,让沿线群众出行更舒心、物流运输更便捷。
  发展通道经济,打通物流设施堵点,疏通货畅其流的“任督二脉”尤为关键。作为山东北大门、京津入鲁桥头堡、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的德州,交通区位优势是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6条铁路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6条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21条国省干线四通八达;区域内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客车。为进一步释放通道红利,加快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我市明确提出了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基本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叠加的交通枢纽节点,山东半岛及省会经济圈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的门户,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发展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让交通大动脉畅起来、壮起来,今年我市在公路领域实施重点项目12个,已完成投资33亿元,其中新开工总投资约18亿元的国省道项目8个,总里程203公里,项目个数、里程数、投资数均为历史之最,目前7个项目已完工,年底即可通车。而作为优化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临武高速和德郓高速也在稳步推进中,均计划2025年建成运营。
  当前,我市正在加速构建“123客运出行圈”和“123物流圈”。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杜守军介绍,“123客运出行圈”即相邻地市及京津冀地区1小时通达、省内其他城市2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123物流圈”即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未来的德州,将进入综合立体、衔接高效的交通新时代。依托日臻完善、纵横交错的交通畅联网络,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通道经济奠定基础。”杜守军说。
  找准支点 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加强通道建设、发展通道经济是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必然选择。”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王立新看来,落实市委“在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上走在前”的要求,必须立足我市现代物流产业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贡献少的实际,破解瓶颈制约,聚力加快发展。
  怎样破题?德州掏出真金白银,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速。  年初,市政府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布《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鼓励做强多式联运、鼓励做优冷链物流、支持发展保税物流等13条措施要求,推动物流业向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方向创新发展,打造内外开放、畅通高效、绿色环保、便民惠民、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为全面支持物流业发展,该《意见》中还重点提到,对符合发展方向的相关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如:入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给予企业50万元一次性奖励;被评为国家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冷链物流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一次性奖励等。
  项目是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关键支点,一批物流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作为国铁集团批复建设的二级铁路物流基地,济铁(平原)物流园是一个以铁路运输为主导的枢纽型多式联运综合商贸物流园区。项目自2014年9月开通运营以来,已完成三期工程建设,年货物到发量800万吨。“今年以来,济铁(平原)物流园试运行了中越班列、中老班列、中欧班列,形成以平原为中心、辐射周边150公里的生产运输协作圈。现在,县里在积极协调港口、铁路、海关等部门,推进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场站建成后,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性报关、清关、查验、放行’,运行时间能缩短2至3天。”平原县副县长王俊程说。
  围绕交通干线建设综合物流、围绕重点产业建设工业物流、围绕重点企业建设智慧物流……全市上下着力推进“一县一园”建设,差异化谋划建设一批集多式联运、城乡配送、分拣中心、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特色产业供应链等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据市物流业联合会秘书长刘培强说,自2021年以来,我市物流业主要指标呈现出“总体活跃、较快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完成8763.3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为企业节省物流费用8.1亿元。
  培育增长点 写好会展经济大文章
  时下,德州天衢博览广场项目一期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主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主笔设计,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1.8亿元。项目负责人栾福宝说:“项目于10月进场施工,目前正在进行桩基作业。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培育新型产业群、提升新区人气、集聚会展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称,会展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人流,既能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吸引力。发展通道经济,写好会展经济这篇文章尤为关键。“要给更多人提供‘非来不可’的理由,创造‘留下不走’的看头。”市现代物流和会展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史磊表示。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兼具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属性的会展市场也日渐活跃,在德州召开的各类政务、商务、学术型会议日益丰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山东(乐陵)红枣暨健康食品博览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展会成功举办。
  以“展”聚力,以“会”活城。这些高规格、大规模的盛会,不仅给德州带来了人气、商气,也拓宽了德州的发展视野和发展路径。以今年7月在我市举办的山东采暖设备展销会为例,共有来自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102家清洁采暖经销商参展,协议完成400多台清洁采暖设备的销售,设备成交额预计可超50万元。
  “我市会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还存在一些制约瓶颈,如会展基础设施薄弱、从事会展服务的市场主体不多、会展专业人才匮乏,等等。”史磊说,针对这些问题,市政府编制了会展业发展规划,对全市会展经济健康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努力构建会展产业“一极引领、多点协同”的发展格局,“一极”是围绕中心城区打造综合型会展集聚中心,形成以天衢新区为核心的会展产业发展高地;“多点”是各县市依托本县产业、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展会。同时,我市还将大力发展展会和“会展+”等业态,积极推动会展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健康体育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升会展经济活跃度和产业影响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奋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