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仁心妙术 护佑患者畅快呼吸
——记援渝医生、秀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秦静
——


秦静(中)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


秦静询问患者病情


秦静为科室医生讲解胸部CT


  记者尹晓燕通讯员祁玉方
  11月23日一早,秦静就开始穿梭于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各个病房,查看病人情况,不时地叮嘱身旁的医护人员相关注意事项。忙碌,是她来到秀山后的工作常态。
  今年37岁的秦静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今年7月份成为德州第六批援渝支医专家团队的一员,来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现任秀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在秦静看来,援渝支医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份崇高的政治责任。她利用自身专长,将支气管镜下的各种治疗术带到秀山,帮当地患者摆脱病痛,填补了秀山县人民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同时做好传帮带工作,力争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千里援渝支医尽显医者仁心
  秦静曾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了当时的德州市人民医院(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一直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很快成了科室骨干,曾前往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国家内知名医院学习支气管镜检查及相关治疗术。
  今年7月,得知援渝支医的消息后,秦静率先报了名,主动提出支医申请。她安顿好两个年幼的孩子,随援渝支医团队来到了秀山县人民医院。初到之时,闷热的天气、偏辣的饮食,都让她很不适应,但很快她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不能那么娇气,组织上派我到秀山工作,必须牢记使命、积极作为,努力为秀山医疗事业多做些事。”每每生活上遇到困难,她总是如此告诫自己。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永远让人神经紧绷的科室。来到秀山后,秦静发现这里的病人情况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多为高龄、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随时面临抢救工作。
  有一次,一位老人突发胸痛、憋气,口唇紫绀,大汗淋漓。“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秦静在脑海中飞速思索、判断,“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她有条不紊地指挥抢救。经过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最后确定患者是因剧烈咳嗽引发的气胸,并及时实施了引流术。短短几个月时间,秦静就遇到了多位这样的病患,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帮他们摆脱了病痛。
  “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能够发挥专业特长,为大家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秦静说。有位病患让她印象深刻。一位百岁老人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功能极差,需要尽快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术。这本是呼吸科很常规的操作,但老人高龄且虚弱,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当地的主管医师心里没底,于是向秦静求助。情况紧急、救人要紧,她二话不说,立即来到病房评估病情,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手法,干净利落地实施了胸腔穿刺引流手术,及时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的喘憋症状。患者家属满怀感激地说:“多亏秦医生救了我母亲一命。”
  很快,当地群众都知道县医院来了位德州的专家,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填补技术空白传帮带育新人
  除了接诊患者,秦静还致力于传帮带。她所在的科室一共8人,除了科室主任,几乎都是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诊疗技术无法独立完成。经常会用到的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被比喻成在气管内跳舞,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更需要娴熟的操作手法才能达到检查目的和确保安全。虽然医院有设备,但当地医生仅能用支气管镜完成吸痰这类简单的操作。
  秦静为秀山县人民医院完善了支气管镜预约核查制度,规范了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流程、支气管镜室消毒流程以及报告书写等。完成支气管镜检查300多例、支气管镜下刷检100多例、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200多例。她开展的经支气管肺活检、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术等诊疗技术,填补了秀山县人民医院的技术空白。
  工作中,她一直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手把手带教年轻医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相关治疗。刘晓艳就是其中一名90后医生,通过向秦静学习,仅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一些支气管镜下简单的操作了。“秦医生像大姐姐一样,不管什么时候请教她问题都耐心解答,我们都很喜欢她。”刘晓艳说。
  秦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科室理顺相关工作。她坚持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历讨论和业务讲座,科室业务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也从开始的“要我学”慢慢转变为“我要学”,临床工作中带着问题查资料看文献、相互探讨交流已蔚然成风。
  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之余,秦静还非常关注科室建设,提交了关于科室建设的相关建议,起草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近3至5年发展规划》,规范了科室诊疗流程,并多次代表科室参加全院疑难病例研讨、死亡病例讨论等,医院对她严谨负责的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援渝支医终有结束的一天,在有限的时候里,我想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技术、经验,让年轻医生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惠及当地的患者。”秦静说。
  进村送医送药用心用情帮扶
  来到秀山后,秦静发现当地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居多,因行动不便,很多患者的病都是久拖不治。有位孤立性纤维瘤的患者,由于一直拖着,来就诊时肿瘤几乎占满了整个胸腔,最后转至胸外科做了切除手术后才得以康复。
  这件事对秦静触动很大:“应该下乡进村面对面帮病人治病。”在医院的组织下,秦静和同事们先后开展了两次大型义诊活动,到中和街道、清溪场街道、溶溪镇等镇街下辖的村居,细心问诊,开展现场查体,详细讲解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防治知识,劝导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患者戒烟并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引导,还免费为村民们发放药品。
  义诊过程中,她接待了一位70多岁、有多年咳喘病史的老人,经过心肺听诊,老人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人掉下了眼泪,秦静的心也揪了起来。老人的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她主动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协助他到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终老人得到了规范诊治。
  “鲁渝健康协作对我来说既是一项任务,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我很珍惜,也希望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秦静说,来到秀山工作上任何难题都不算难,最难的是想两个孩子。秦静的丈夫也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的一名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平时忙碌很少能顾家。来秀山前,秦静将8岁的大儿子送到爷爷奶奶家,将1岁的小儿子送到了姥姥姥爷家,只有闲下来时偶尔视频看看孩子们。“不敢经常和孩子视频,怕他们见到我会想我,也怕自己太想他们。”说到这里,秦静忍不住哽咽了,“但一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帮这里的群众解除病痛,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我现在已经把秀山当成了第二故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记援渝医生、秀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秦静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