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科学应对“网络暴力”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张月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43岁的李香香(化名)是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躯体疾病科主任王泽鉴的一名患者,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前段时间,有人经常给她发微信或者在微信群里称她作风不好,行为不检点,还指责她偷东西。她不知该如何解释,总是为此而烦恼,以至于后来走在马路上都觉得行人对她指指点点,夜里经常失眠,半夜容易惊醒。家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她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患者所遭受的网络暴力已经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了,导致焦虑与抑郁并存,需要药物加心理疏导的方式治疗。”王泽鉴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香香的症状明显减轻。
  遭遇网络暴力,王泽鉴建议:最好的方法是不予理睬。但这并非示弱,相反当受到威胁时,可以通过保存短信、电子邮件、照片、微信聊天记录等信息或以其他形式记录网络暴力事件中的重要信息,将其作为相关证据保存好,并立即报警处理。
  当感到愤怒、难受的时候,应及时排解情绪,可通过运动、音乐、游戏等方式放松。如果无法自行调节,也可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如果是孩子遭受网络暴力,家长应及时向学校的老师、校长或行政人员报告网络暴力的情况。在遭受极端的暴力或威胁的情况下,尽快向警方报告暴力行为。最后,通过谈心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的错,让他们不要有过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学应对“网络暴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