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农科院发挥专家优势、科技优势及资源优势,服务全市“吨半粮”建设——
科技支撑 粮仓丰盈






  

□本报记者宋延涛本报通讯员王继鹏
  编者按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9月23日我们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主题是“庆丰收迎盛会”。去年我市提出在全国率先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今年夏季小麦丰收,打赢了“吨半粮”创建开局战,秋季玉米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在这全面展示小康盛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节点,德州日报社联合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共同推出丰收节特刊,向二十大献礼。
  今年6月12日,全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在临邑县翟家镇诞生。1000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实打小麦亩产839.2公斤。而这一成果得益于市农科院集成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和“一对一”全程技术指导。
  市农科院是德州市唯一市政府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着组织开展现代农业研究、作物新品种选育等任务。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了粮经作物、蔬菜、土肥、植保、农业生物技术等10余个学科。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6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近年来,市农科院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科学谋划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立足自身专家优势、科技优势、资源优势,以合作补短板,以创新促发展,紧紧服务全市“吨半粮”建设和食品名市战略,为德州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连续16年保持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创新成果丰硕 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的原动力。近年来,市农科院积极践行“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全市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开展全链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启动实施作物育种专项,有4个品种通过审定,德棉16号通过国家审定,小麦新品种DK171、科兴789、豫州810通过省级审定,玉米新品种德科501获植物新品种权;启动实施院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工程,有10项成果荣获各级科技奖励,其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二等奖2项;启动实施青年基金项目,发表论文32篇,申请专利5件、制订团体标准2项,立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4项;制定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获得德州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12项。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为全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创建和服务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发挥科技优势 服务“吨半粮”建设
  市农科院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把服务“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科研优势,着力打造自建田、联建田、指导田“三块田”。院党委专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技术骨干10余人成立了市农科院“吨半粮”技术攻关指挥部。
  “吨半粮”技术攻关指挥部统筹全院科技、人才力量,牵头制定“吨半粮”技术标准规范,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集成应用到生产中去。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积极打造“三块田”,做到自建技术模式示范田出方案、科政科企联建田创典型、县市区面指导田搞服务。筹措100万元资金用于自建技术模式示范田建设,主要开展耕地地力提升、新品种引进筛选、新型肥料和植调剂应用等集成试验示范,构建了一套“可推广、能复制、易操作”高产技术模式;成立技术指导组,派出9名专家服务8个县市区“吨半粮”产能建设。今年取得全市小麦亩产最高纪录的1000亩“吨半粮”核心区,就位于市农科院与翟家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联建田”内,指挥部研究提出的“四补一促”晚播小麦技术意见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为做好“吨半粮”后半篇文章,针对玉米季面临的高温多雨的极端天气,市农科院强化团队作战、协同攻关,组织玉米、土肥、植保等方面的专家10余人,及时深入到各县市区,下沉到生产一线指导农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等种植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帮扶。创新工作方式,借助电视台、抖音短视频、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措施宣传推广玉米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无人机辅助授粉、后期一喷多防等高产增效栽培技术,为“吨半粮”玉米季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8月中旬开始,德州市农科院开展百日科技支撑行动,继续打造玉米“三块田”,全力当好德州市“吨半粮”创建的科技引擎。
  自建技术模式示范田,打造高产攻关样板。在武城县武城镇为民粮棉种植合作社、平原县张华镇运河粮食种植合作社、临邑县翟家镇秋华种植合作社和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德农合作社建立了4处技术模式示范田。
  抓好“科政科企联建田”,探索“科政联合”样板。积极与临邑县农业农村局、翟家镇政府对接,采取“地方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指导临邑县“吨半粮”核心区示范方创建。
  科技服务“县(市、区)面指导田”,创建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样板。派出小麦、玉米、植保、土肥等领域的专家,服务县(市、区)“吨半粮”产能建设。为全市“吨半粮”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1200余亩,良种繁育面积30余万亩,为核心区的深耕技术覆盖、配方肥利用、优良品种包衣和“六统一”技术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时,市农科院注重总结参与“吨半粮”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做法,集成技术模式。目前,已经会同省农科院、市农技中心等单位共同起草制定“吨半粮”产能建设技术系列标准规范,并按照相关程序和流程完成了上报、审批工作,争取尽快建立可复制、可移植的“吨半粮”技术标准规范。
  武城县武城镇为民粮棉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双介绍,德州市农科院专家提供的集成技术模式易操作、实效性强,院县共建的武城镇示范田玉米长势喜人,有能力实现亩产既定目标。
  7月23日,天衢新区赵虎镇韩家村农户何立东种植的300多亩玉米由于地势低洼,出现了涝灾。市农科院专家、正高级农艺师赵同凯带领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就玉米渍涝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处理,对渍涝地块及时排水,排除积水后对每亩玉米地撒施15至20公斤的尿素,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帮助玉米快速恢复生长。
  9月5日,市农科院植保所所长李冬刚带领科技人员来到位于德城区黄河涯镇黄河涯村的科研试验基地,观察性诱剂诱集的玉米螟成虫情况。多年来,市农科院依托国家植物保护德州观测实验站承担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观测监测任务,对小麦、玉米全生育期病虫害和天敌昆虫进行了监测,摸清了德州市小麦、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程度。同时根据监测结果,以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指导农民对小麦、玉米主要病虫害进行适期防治、精准防治。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为全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德州市农科院在“三块田”上做文章、下功夫、树样板,通过多种形式持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为“吨半粮”创建注入了科技动能。
集成创新技术 助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今年6月,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向全国推广“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4+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是由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凤菊研究员率先引进示范的。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山东省承担了153万亩的种植任务,其中德州市30多万亩,占全省的20%,任务十分艰巨。
  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机械化保障是关键。具体来说,在播种环节,提高专用播种机械作业质量,实现一播全苗;在植保环节,结合种业发展趋势,研发引进适宜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实现一喷双防;在收获环节,提高大豆专用收获机保有量,提升收获质量,降低粮食机收损失。在市农科院科研人员与农机企业共同攻关下,目前禹城市已经生产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体播种机、无人喷药机、大豆收获机等机械,初步实现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
  市农科院在禹城市、陵城区、武城县等县市区,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对全程机械化、规范播种、苗前除草、化控防倒、高效植保、减损收获等开展了协同技术攻关,开展了品种筛选、模式比较、播种质量、除草剂、种肥菌肥等试验示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进行集成技术应用示范,辐射带动大豆生产能力提升。同时,积极服务全市33.8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组织技术专题培训10余次,关键节点田间技术指导20多次,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提升大豆产能、确保粮食安全注入了新动能。
  “农科院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解决德州农业生产最需要、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用到农民家。下一步,全院上下将重点打造‘12457’工作体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工作执行力、科技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推进市农科院与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宗新研究员表示。
市农科院班子成员到现代农业科技园调研玉米大豆生长情况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绿色增产技术攻关和集成示范观摩会在我市召开
李宗新(左二)陪同省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调研组到齐河考察“吨半粮”建设
副院长高凤菊(左)在测量机播大豆的株距
副院长张自坤(右二)在武城指导麦辣套高效栽培模式小麦田间管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技支撑 粮仓丰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庆丰收 迎盛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