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华街道——
17处文明实践家庭站挂牌亮户

  本报讯(记者尹晓燕通讯员王玉璇)“平时邻里就爱找我唠嗑,自从我们家成为文明实践家庭站,大伙儿更爱来了,聊聊家长里短,评评美丽庭院,别提多开心了。”9月6日,德城区新华街道于官屯村文明实践家庭站站长王春民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今年7月,新华街道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工作,立足“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全力打造传播思想、实践文明、解忧帮困、实现梦想的“百姓之家”。充分挖掘、择优筛选各社区(村)的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户等,突出党员干部、道德模范、乡贤能人的带头作用,为这些家庭挂牌,持续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倡树活动。目前,首批17处文明实践家庭站挂牌,构建起“街道实践所—社区(村)实践站—文明家庭站”三级管理体系。
  “我们立足家庭特色优势,宜教则教、宜娱则娱、宜讲则讲,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家庭矛盾化解、文化文艺培训、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等活动,构建起点多面广、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服务圈,让每个分散的‘小家’阵地辐射带动更多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新华街道党工委委员丁璐介绍。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在万达华府小区一处文明实践家庭站,站长毛云瑞正和小区里的文艺爱好者排练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区里“喜迎二十大”文艺汇演做准备。他们也是新河社区红色阅读会的志愿宣讲员,自从设立了文明实践家庭站,就经常在家里排练,在小区广场上诵读红色经典,引导居民重温红色历史。
  新华街道以文明实践家庭站为抓手,制定文明实践家庭站管理制度,把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农家书屋等特色功能室、设施移到小区内、小院里,拓展文明实践“一公里”大舞台。围绕“五为”志愿服务,凝聚51支党员、文化、巾帼、退役军人等专业志愿服务队,2支特色宣讲团力量,由文明实践家庭站站长精心拟定主题,利用“智慧德城”云平台“点单—派单—接单”功能,组织周边群众闲暇时间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等家门口活动30余场,组织实施“幸福来敲门”“美丽乡村你我共建”专项志愿服务10余场,让群众出门即可参与志愿服务,传播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正能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7处文明实践家庭站挂牌亮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