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到民生事业,全面实现提档升级——
理念引领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王贺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市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记者刘振兴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过去十年是德州发展史上充满挑战的十年,也是极不平凡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动能转换产业转型
——新理念推动工业经济全面革新
  就在十多年前,乐陵市的“铁营大洼”还是一片盐碱涝洼地。
  2009年,一座化工园区在这片荒地破土动工。十余年后,这里已经崛起一片规划面积达20.1平方公里的化工产业园。目前,园区吸引齐鲁制药、凯瑞英、有研新材料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入驻,形成了鲜明的精细化工、医药化工产业特色,正朝着千亿级高端医药化工产业基地的目标全速前进。
  铁营的变化,可以看作我市工业经济过去十年间动能转换、产业调整的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间,伴随新旧动能转换的深入以及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倒逼,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全面进入转型加速期。以化工产业为例,全市先后有运河恒升、临邑、乐陵、平原、禹城5个化工产业园和金能科技、实华化工等6个重点监控点企业通过省级认定,初步形成了“5+6”的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格局。依托“5+6”产业体系,我市延伸产业链与产品链,大幅提升高端化工及精细化工占比。同时,推动全市化工产业加速向智能化、安全化、绿色化转型。
  发生巨变的不仅仅是化工产业。以纺织产业著称的夏津县,过去始终缺少具有较强带动性的骨干企业、高新项目。2019年,总投资60亿元的莱赛尔新型纱线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夏津,目前该项目一期2.5万吨生产线已经投产。
  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的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样蓬勃发展。
  在天衢新区,当地依托有研、英望等头部企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引入关联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该产业营业收入翻倍,加速形成300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禹城市致力于打造江北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新高地,目前已引入相关企业60多家,重点打造了柒零钛合金、金松果连续纤维、绿色高效化工、现代医药、硬质合金五个新材料产业园,实现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伴随传统产业的持续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2020年,我市提出构建“541”产业体系,并细分33个产业链。围绕构建“541”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三三倍增”行动计划,优先发展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三大优势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医养健康三大新兴服务业。
  2021年,永锋集团的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华鲁恒升突破250亿元,金能科技突破100亿元,全市拥有上市企业11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省瞪羚企业38家,全市纳税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1家。
  2022年,我市进一步提出,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积极打造食品名市、特色体育名城、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德州工业经济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清晰。
  在科学理念指引下,今年上半年,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7%,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9.4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9.5%,占全部投资比重50.1%;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8.4%。
优化布局生态先行
——新观念带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从一条条新修的道路到一片片新开发的小区,再到日渐增多的公园、市场,十年间,德州的城市建设不断升级,城市环境更加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先做大中心城区,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中心城区扩容升级,城区面积扩大了2倍;全长77公里的环线快速路建成通车,围合面积280平方公里。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城市建设迎来更多新机遇:2020年,市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继完成体制机制改革。2021年11月,《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6月,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正式融合,德州天衢新区拉开大幕,我市城市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城市布局不断完善,城建理念也不断变革。十年间,德州开始朝着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的方向大步前进。
  城市建设,首先要让群众住有所居。据统计,仅“十三五”期间,我市就累计开工建设棚改安置房13.6万套,数十万人解决安居问题。同时,我市还以2000年前建成的住宅小区为重点,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8个,使8万户群众受益。进入“十四五”后,我市继续保持对棚户区、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2021年,全市棚户区改造新开工9514套,基本建成1846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051户;全市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9个,惠及居民2.25万户。2022年,全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新开工6892套,同时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13个。
  在解决群众居住问题的同时,我市还引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新理念,解决城市内涝等问题。其中,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全市已累计建成135.25平方公里。同时,累计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0.89公里。2022年以来,我市抢抓机遇,开展“七网”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年底前,6个县市区将完成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7个县市区完成工程量的40%以上,每个县市区有1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
  过去十年,德州的城市建设日益朝着生态先行、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各县市区中,齐河早早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城的构想,打造了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齐河成功通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2021年又入选省生态文明强县。
  伴随各县市区持续的生态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1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76%,森林蓄积量达900万立方米。2018年所有县(市、区)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2016年成功晋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到2021年末,全市还累计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0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2座。
  如今,生态建设已然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庆云投资5.5亿元实施了城南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在城市“黄金地段”建起了绿地、公园。同样在今年,齐河实施了重点城建工程686项,雨污混流管网全市率先清零,建成公园、游园110处,成为全省首个县级“百园之城”。
以人为本引进资源
——新思路带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我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每年都围绕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坚定不移推进民生工程、民生实事,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十年间,全市年民生支出从145.6亿元增至394.9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从60.1%增至80.2%。其中,教育支出从51.67亿元增至90.1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7.99亿元增至87.94亿元。
  十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440.4元增至31927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4179.27元增至19091元;农民人均收入从9602元增至19020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938元增至14878元。
  十年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60元提高至150元,失业金标准上调至1530元。医疗保障居民缴费标准、政府补助标准分别达到320元、580元,“德州惠民保”参保超过66.57万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8个,床位1.72万张。全市100%的新建小区、97%的老旧小区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
  十年间,我市4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从3.95万人增至7.74万人;初高中在校生从27.22万人增至32.13万人;幼儿园在园、班儿童从13.93万人增至21.77万人。
  十年间,全市拥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从210个增至5469个,医疗机构床位数从19679张增至27279张。人均期望寿命由2016年的76.6岁提高至2021年的79.49岁。
  沉甸甸的民生数字清单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矢志奋斗的生动实践。
  在教育方面,过去十年里,我市一方面投资150多亿元解决“大班额”、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另一方面,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大力引入京津冀鲁优质教育资源,山大、山师基础教育集团以及北京八中等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均在德州设立分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日益成熟。同时,稳妥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等改革,教师队伍结构和城乡师资配置进一步均衡。
  在天衢新区,当地依托新区建设机遇和长期以来的集团化办学探索,坚持普惠性与精品化兼收并蓄,积极推动新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引育优质师资等一系列举措渐次落地,新区“教育高地”的名片日益闪亮。
  新理念同样加速着我市医疗质量的提升。市委市政府多次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省卫健委洽谈,促成齐鲁医院全面托管德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11日,市政府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22年1月15日,德州市人民医院被正式全面托管。托管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医疗质量、服务、效率明显向好,门诊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总手术量均增加了30%以上。
  非凡十年,千家万户的“小幸福”开花结果,民生也成为德州最温暖的底色。
  十年砥砺奋进,换来成绩斐然。未来十年,踔厉奋发的德州干部群众,必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走向更美好未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理念引领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