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聚焦绿色化 、高端化 、智能化 、生态化 ,推动产业向终端市场延伸 ——
四化促转 向高端化工要效益



鸟瞰华鲁恒升集团


  

□本报记者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李哲 李冬英 甄浩然
  7月26日,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市化工专项行动办专职副主任、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李爱民带领工作人员奔赴北京,与中国石化联合会进行对接:介绍我市高端化工产业链发展规划情况,寻求合作契合点,推动高端化工产业发展。
  化工是我市主导产业,规上企业127家,年产值887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起到了稳定经济发展“压舱石”作用。为进一步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今年5月,我市成立高端化工产业链工作专班,制定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手册、招商引资政策手册、产业链图谱清单等,并确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终端市场延伸,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向高端化工要效益。
源头把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8月3日,在华鲁恒升集团年产30万吨二元酸项目现场,呈现着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项目桩基施工已全面展开。
  “目前集团二元酸产品产能居全国第一,在全下游行业市场占有率55%,在草酸亚铁制取磷酸铁锂细分行业的占有率超过30%。”据华鲁恒升集团副总经理潘得胜介绍,为进一步壮大规模,集团再投资9.8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二元酸装置和配套工程,投产后可新增营业收入10亿元。
  今年华鲁恒升集团还谋划启动9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多个“大块头”项目同期推进,得益于我市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思路。
  为破解产业能耗、煤耗等消耗多的问题,我市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技术改造和减排技术应用力度,从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产生和减少排放。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可再生原料、可再生能源,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绿色化工产品,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加速绿色生产方式推广。不仅如此,我市加速僵尸企业关闭退出,盘活沉睡指标资源,引导能耗、排放等要素指标向优势企业聚集,最大限度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指标。为提升华鲁恒升集团市场竞争力,今年初,德城区拆除产业园周围10余个废旧厂房及落后产能项目,不仅有力降低了能耗、优化了环境,更为优质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自6月份以来,市化工专项行动办组织33家重点企业分3批召开座谈会,组织产业链208家企业填写产业链调查问卷,摸清高端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并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不同的绿色转型行动方案,用环境标准倒逼产业升级。同时,印制《高端化工产业链办公室工作手册》《高端化工产业链“十个”一工作机制》等材料,推广绿色节能减排技术和解决方案,集中攻坚高端化工产业,做优做强做大高端化工产业链。
瞄准高端以核心技术赢取市场话语权
  投资15.1亿元二期精细化工生产项目还未全部建成投产,投资11亿元的年产3万吨电子新材料项目又紧锣密鼓地开了工。“现在市场上高端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我们利用现有厂房购置54台套设备,10月份投产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六氟磷酸锂、1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规模。”8月3日,在平原县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RC办公室副经理王进亭说。
  联化科技德州公司成立于1999年,最初为一家生产燃料及燃料中间体的企业。为赢得市场话语权,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如今,他们拥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13项,产品成功配套医药、农药、化妆品等企业,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2.6亿元。
  经过多年培育,我市化工产业成功打造出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农化产品、医药中间体等四大类型产品,其中,华鲁恒升集团DMF产量世界第一;实华化工7/8型PVC产能全省第一;金能科技对甲酚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70%,是全球5家万吨级以上生产厂家之一。虽然众多企业在业内具有显著优势,但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雷同等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
  做好高端化,创新是关键。我市决定既提高农药、化肥等传统产品质量,使其逐步走向高端市场,又抢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学品新赛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两个“赛道”同时发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产业向高端化转型,企业是主角。我市制定《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若干意见》,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创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都给予资金奖励。2021年12月,《德州市绿色化工产业专项发展规划(2021—2025)》印发出台,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给予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鼓励龙头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规上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向高端产品要效益。同时,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积极与龙头企业、关键企业等对接,聚焦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中间体等定向延链补链招引项目。
  政策的出台不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更转变了企业负责人的发展理念。位于临邑县德宜新材料公司采取公司出资、异地工作的方式,将7位研发人员安排在北京的合作单位研发中心工作,有效破解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题;联化科技在上海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人才飞地”加速技术创新。
智改数转数据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日前从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合成炉自动化控制系统获得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年度优秀专利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据公司首席信息官李刚介绍,之前国内氯化氢合成炉均采用人工现场手动控制和现场监火,需要人员较多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2020年起,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合成炉攻关改造,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在行业内率先研发出合成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远程监火。项目实施后,现场巡检人员由10人减少至2人。
  以智能化改造助力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实华化工一直在努力:2012年完成公司ERP建设,生产、销售等8大管理模块实现全覆盖;2016年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外供蒸汽远程自动计量,迈出“工业互联网+”的第一步;2017年公司销售业务全部实现线上交易;2021年公司采用先进控制技术,所有工艺流程全部实现自动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装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我们要把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推进,根据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智能化改造计划,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降低经营成本,让更多产品由制造升级为‘智造’。”李爱民说。
  围绕企业智能化提升,我市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奖补比例。今年对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类的技改项目奖补比例由3%提高到5%,最高奖励额度也由30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针对企业对上云工作“不想用、不敢用、不会用”等系列问题,我市实施“云服务券”奖补,对企业上云项目资金给予项目实际投资额的10%、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同时,市化工专项行动办将智能化改造列入龙头企业发展重要事项,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无人车间,建设一批标杆企业、应用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
共建共享聚集要素优化产业生态
  8月3日,山东瑞博龙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姚慧玲带领工作人员到周边城市进行化工产业调研,了解对方将要开展的重大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以及在推进过程中的难题。
  瑞博龙化工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临邑经济开发区,是一家研发生产丙烯酰胺吗啉、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氧乙酯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十几年的辛苦研发,生产的专项化学用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合成纤维等领域,并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山东省工信厅授予山东省“瞪羚”企业。2019年初,他们在临邑县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了新厂区,老厂区则计划成立临邑县高端化学药及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破解医药、精细化工研发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共同体还未正式运行,便有10余家企业主动报名加入。我们将借助平台对接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技术攻关,促进整个产业链工艺的改进提升。”姚慧玲说。
  良好的生态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握指成拳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合力。我市在对5个化工产业园和6个重点监控点进行规划时,根据上下游产业链来合理布局园区内企业,实现生产装置互通、上下游产品互供、产业链互联,以提升园区内产业关联度为核心,打造“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不仅是园区内循环,更多要素在不同的产业园区和企业间流动:临邑恒源石化正在建设顺酐、BDO项目,为庆云长信化学等企业提供原料,补齐产业链、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华鲁恒升的乙二醇产品是周边多家新材料企业生产的原料;齐鲁晟华、金能科技等链主企业与很多中小企业是上下游关系。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优化产业链布局仅为第一步。在补齐短板的同时,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各类生产要素流通,通过共享订单、建设共享车间以及各种对接活动,引导资金、技术和产业要素沿链聚合,共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同时,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攻坚行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对接,引导核心技术攻坚,协调推进人才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链协同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人才链相融通,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在打造北方高端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基础上,突出产业集群引领作用,形成技术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协同有序的品牌集群发展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联化科技(德州)有限公司厂区
瑞博龙化工公司研发中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四化促转 向高端化工要效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