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扛牢“三面旗”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赵宗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习近平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冲锋号”,擂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出征鼓”,更为我们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夏津实践擘画了蓝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夏津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县、城乡融合“三面旗”,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成立县“吨半粮”创建领导小组,推行市级干部领导田、县委书记指挥田、乡镇党委书记示范田、村党支部书记样板田“四田联创”,形成齐心抓粮的强大合力。确定四级领导指挥田594处、16.5万亩,夏粮平均增产10%以上。作为国家产粮大县,夏津连续三年以满分成绩通过粮食生产稳定度考核,列全市第一。2022年,“吨半粮”核心区亩产791.81公斤,创全县大面积单产水平历史新高。推进土地经营模式创新。以“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为契机,与省供发集团联合成立鲁供夏瑞农业服务公司,在新盛店镇等3个乡镇12个村建立“企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实行“土地入股+全程托管”,托管土地8000亩。小麦季合作社分红550余万元,取得了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开门红”,实现了粮食丰产、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好种质资源库。夏津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视为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石基业”,依靠技术变革推进良种繁育,棉花良种畅销全国,2021年总产值突破1亿元,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
  扛牢“食品名县”大旗,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夏津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依托发达面粉、千喜鹤等龙头企业,着力推进“食品名县”建设。做实食品产业项目招引。成立食品名县工作专班,抢抓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持续做好食品产业领域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总投资10.5亿元的中房·正佳城市央厨智慧港项目,年产值达20亿元。项目将引进首农集团、思念食品等央企强企,主要生产团餐、预制菜等产品,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今年6月,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中期增补省重大项目名单,成为全市首个列入省重大预制菜项目。做大食品产业园区。深化与山东千喜鹤合作,建设肉制品加工项目,实现从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到百姓餐桌的产业链闭环。以中房·正佳城市央厨智慧港与山东千喜鹤两大项目为龙头,双核驱动引领的零碳数字食品产业园,带动20万亩智慧农业拓展区,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做强优质特色产业。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形成了桑产品精深加工、桑资源综合利用、古桑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遗存古桑树1650余亩,百年以上古树4800余株,培植了圣源、椹树下等桑产品企业9家,桑产业年产值约2亿元。连续举办十五届椹果生态文化节,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扛牢“城乡融合”大旗,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双镇十村”建设。邀请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中心镇宋楼镇设立行政审批分局,落实县镇同权改革;规划建设千亩绿色纺织产业园,今年兴时、兴隆2个过亿元项目已落地开工。特色镇苏留庄镇发挥德百和县城乡投资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推进古桑产业研究院、古桑树群文化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中心村做实“党支部+合作社”、村企联建等工作,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和考核办法,开展“集中整治攻坚月”活动,扎实推进集中攻坚、问题清零、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空闲宅基资源利用深度融合,做好空闲宅基“清、管、用”三篇文章,变“垃圾坑”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有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0万元实施了生活污水治理、公益设施建设等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农村公路186公里、桥梁25座;改造107户危房、21个村的供水管网。6个美丽村居建筑节能通过国家验收;前屯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作者系夏津县委副书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扛牢“三面旗”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