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临邑调动抓粮、种粮积极性,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户收入,“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小麦最高单产列全省第四——
合力“闯关”夺高产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魏德东的脸上


亩产839.2公斤!段希林刷新德州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段希林(左)与农技专家在田间交流


德平镇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麦田机收现场


  □本报记者 邓静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任清松 栾雪
  7月1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小麦高产竞赛结果,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村“吨半粮”核心区以亩产839.2公斤的好成绩,位列全省第四,获通报表扬。这一产量也刷新了德州市小麦最高单产纪录。
  去年,我市遭遇严重秋涝,小麦播种期普遍较常年推迟15天至20天,不少专家农户认为,小麦减产已成定局。亩产839.2公斤的麦田也是晚播麦,晚播20天左右。
  今年,临邑县“吨半粮”核心区平均亩产610.3公斤,其中3万亩亩产达到656.6公斤以上。临邑县有粮食高产的“基因”,自2002年起,该县就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探索小麦高效栽培技术,这里还走出了孙丰忠、魏德东两位省级粮王。“三夏”期间,记者多次走进该县,探寻小麦高产背后的故事。
种粮有主心骨,“破纪录,靠实力”
  “别人家的麦子都出苗了。我还在收玉米过大秋。年后小麦‘一根针’。那时想,这下指定完了,收啥样,听天由命吧!”回想起小麦播种出苗时的情形,临邑县翟家镇翟家村村民段希林说,他是亩产839.2公斤麦田的主人。
  一举打破德州市小麦最高亩产纪录后,段希林细细回味,“仔细想想,亩产839.2公斤,也不意外!天不帮忙的时候,人万万不能放弃。”
  “破纪录,一不靠运气,二不靠天气,靠的是实力!”说起高产,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不谦虚。他解释:“人不糊弄地皮,地皮不糊弄肚皮。这实力来自人努力。”
  早在去年初,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吨粮镇”“吨粮县”创建工作,翟家镇就列入试点,镇上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上得去、稳得住,群众有钱赚”的口号。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有计划、分批次创建高产示范田;去年9月,德州市“吨半粮”产能创建启动后,翟家镇4.61万亩麦田划入临邑县“吨半粮”创建核心区。
  镇上、村里点名让段希林领着大家搞适度规模经营、“吨半粮”创建,段希林心里忐忑;履新不久的县委书记张旗、镇党委书记张万里、村党支部书记孙景茂压力同样不小。“吨半粮”创建是政治任务,首战又遇特大秋汛,人人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行动上丝毫不敢马虎。
  小麦播好、播足,是夏粮丰收要迈过的首个坎。去年秋汛,不少农田出现大面积积水。临邑县成立“秋收秋种”领导小组,组织36名专家、农技人员,分成12个技术小组,连续一个月下乡进村、蹲点包片,指导农户抢收抢种,做到了小麦能播尽播、能扩尽扩。今年该县小麦核定面积83.52万亩,比去年增加5000多亩。
  一亩要产“吨半粮”,各级书记挑大梁。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节,各级书记带着专家,频频出现在麦田,同农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翟家镇为例,张万里明确1200亩的“责任田”、56名村党支部书记每人3亩。人人签订了“吨半粮”创建责任状,管理、技术、产量等方面有明确考核指标。并建立“竞赛性”绩效考核体系,镇党委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打擂台,结果与绩效工资、经济奖励挂钩。
  示范户抓粮空前高涨。3月,正是浇返青水的高峰期,白天用水紧张,段希林就大半夜跑到地里浇水。他说,“今年管小麦,真是像管娃娃一样上心。”
  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小农户种粮也有了主心骨。“以前凭经验种,现在跟着示范户,他们干啥咱干啥,保准错不了!”翟家镇孙汉服村村民孙经高说。
“白话”科技易落地,“驴耳朵苗是壮苗”
  “麦垄又厚又密,用原先的小马力联合收割机根本走不动!”6月12日,段希林管理的650亩小麦开镰。现场的“意外”让他临时调换了大马力收割机。
  “亩均55万穗左右吧,基本没有不成穗的。去年下种量大,麦子太密实了。”段希林说。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霜降,去年,市县都下命令,小麦必须赶在霜降之前播完。
  “小麦泥里拌,来年吃饱饭。小麦不怕草,就怕土坷垃咬”。张万里说。抢播小麦不能操之过急。播种前,必须把地整平整细。地里有坷垃,土壤就容易跑水跑墒,小麦还不抗冻。在翟家镇,农业知识都被转化为形象、好说、好记的大白话,老百姓一听就懂,科技落地率极高。
  小麦促弱转壮期,为帮老百姓辨别弱苗、壮苗。张万里用“猪耳朵苗”“马耳朵苗”“驴耳朵苗”打比方描述苗情。“猪耳朵苗,叶子肥、宽且耷拉着,密实,后期易倒伏;马耳朵苗,叶子短、尖、黄且苗稀,是弱苗;真正的壮苗是驴耳朵苗,叶片支棱着,壮直,颜色青绿。”
  弱的促、旺的控,不同苗情不同对待,至3月底,翟家镇冬前三类苗从30%降低到10%。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翟家镇地“肥”也是段希林津津乐道的话题。测土配方施肥、合理追施“农家肥”、秸秆精细还田……得益于科学施肥,年年不落,镇上良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地块达26.91克/千克,最低为17.46克/千克,而一般地块超过16克/千克即为高水平。
  段希林的微信里,置顶的是翟家镇“吨半粮”云上专家顾问团交流群。群里有87个微信好友,60%是种植大户。山农大张吉旺院长、石玉教授等10名专家,张万里等15名镇村干部都在群里。小麦播种期、分蘖期、返青期、孕穗期等关键节点,微信群响个不停,怎么浇返青水?上什么肥料?如何防范干热风?农户把各种问题一股脑抛在群里。专家像医生一样,一一开出“药方”;孙丰忠等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还组成线下专家智慧团,随时为麦田提供管家式服务。
  在这样的精心呵护下,段希林的麦田成了高产稳产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小麦一路“过关斩将”。他说:“浇返青水的时候,眼瞅着麦苗长势赶上来了,到了秀穗,明显比别人家强了。”
  实打测产中,还有个小插曲。看到手中不少麦粒仍显青绿,测产专家连呼可惜。“测得早了,小麦仍在灌浆,如果晚5天再测,产量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好在只收割了3亩地,段希林的650余亩地仍是适时收获,保证了产量。如今,他正全力抓好玉米田间管理,为夺取全年粮王做准备。
抱团种粮效益高,“贱买农资贵卖粮”
  6月17日,临邑县夏收接近尾声。当天,德平镇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启动大面积收获。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随手拽下一个麦穗,搓出麦粒,捂进嘴里,“硬实但还能嚼动,现在收,正好。”他说。
  去年秋种至今年夏收,魏德东始终不慌不忙。
  合作社的2000亩小麦比前年晚播了十几天,但魏德东没担心收成问题。结果也如他所愿,合作社迎来成立14年来最大的丰收,平均亩产1300多斤,比上年提高了百余斤。
  多年坚守良种良法相结合种植模式、抱团共享资源共御风险经营模式,让魏德东种粮底气十足。
  济麦22、鲁原118、山农37……魏德东的麦田,全部是小麦良种繁育田,每个品种都有独特的品相、气质。
  “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小麦质量、产量。”魏德东说,2014年,他夺下了全市小麦粮王桂冠,“那时的亩产最高675.8公斤,与今天根本没法比。实现大幅增产,品种更新换代是主要原因。”
  宽幅精播、配方施肥、氮肥后移……一项项高产稳产技术实打实落地,让小麦在不同生长期,均达到相应发育指标。小麦惧怕干热风,6月份,气温升高,麦田里数十个智能喷灌系统及时预警,喷灌适时启动,给小麦解暑降温。
  良种良法育好粮,好粮不愁卖。魏德东的良种麦每斤价格比市场价高0.2元左右,主要销往临邑及周边县市区,供不应求。
  “种10亩地是种地,种100亩地是经营。”头脑活络的魏德东把成本抠得仔细。他的麦田,从种到收再到卖,各个环节都实现节本增效。
  产前,与中化集团及科研院校等合作,实施精确测土配方施肥、种植方案制定。
  产中,整合当地农机资源,提供耕、种、收等服务;与大疆集团嗨森植保公司合作,实施“一喷三防”作业。
  产后,与农发集团山东粮业合作,聚集资源,共建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为“吨半粮”核心区提供粮食烘干、仓储、订单销售等产后服务。
  魏德东积累资源,不少农户跟着“沾光”。魏德东常讲抱团种粮提效益的道理,“单打独斗,只能买最贵的农资,卖最贱的粮食。资源共享,才能贱买农资贵卖粮;大家一起赚钱,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土地效益。”
抓关键解难题,百余根电线杆被“请走”
  6月底,玉米已长到三叶一心,站在自家地里,德平镇龙泉新村村民郭宗升说:“处处一马平川,机械作业、喷灌,那叫一个痛快!”今年2月之前,他还在“堵心”。
  “地里立着不少电线杆子。一些地方,新老电线交织,蛛网一样,一嘟噜一嘟噜的。”想起此前情形,临邑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邢甲光直摇头。
  电线杆阻碍生产作业,但想“请走”,并不容易。邢甲光细数这些电线杆的“娘家”,“电信、网通、移动……杆出多门。拔走,平均300元左右一根。”
  为了“吨半粮”,再难的硬仗也要打。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临邑县启动农田大清理行动。县里多次召开协调会、现场会,各个相关单位都来了,“谁家孩子谁家抱”,各架线权属单位自掏腰包,移出并妥善安置了自己的线杆。仅“吨半粮”核心区就移出百余根。同时被“请走”的,还有核心区的800多座坟头,影响产量的12000多棵遮阴树。
  “书记抓粮,要真抓、会抓、抓准。切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临邑县委书记张旗说。为此,他多次走进田间地头解生产难题,召集种粮大户座谈,大到如何借助粮食产业化,让老百姓增收;小到用哪个良种,事无大小,一一细聊,常常是一聊三四个小时,大家仍意犹未尽。
  除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89亿元、其他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外,今年,临邑县财政拿出3600万元,投入“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远超市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标准要求。
  3600万元怎么花?老百姓说了算。翟家镇、德平镇多次征询农户意见,根据农田实情,列所需、打报告,走审核及招投标程序。“老百姓需要啥,就投啥,一改领导决策拍板的做法,这让投入更精准。”邢甲光说。
  如今,在临邑县“吨半粮”核心区,渠渠相连、路路相通,排水沟全部硬化,实现旱能浇、涝能排。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合力“闯关”夺高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奋进新征程建设新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