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衢新区加速构建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现代交通网——
打通城市“大动脉”支撑发展大格局

天衢新区区位交通优越,辖区内道路交织成网。记者 刘振兴 摄


  

□本报记者 石秀秀 本报通讯员 冯豫
  盛夏时节,德州天衢新区大学路东延工程地下管廊及地上设施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项目已完成桥梁工程桩基、承台施工,进度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预计2023年底完工。”6月30日,项目承建方德州城投集团工程管理部经理满珂介绍。
  大学路东延工程是2022年市级重点项目,西起晶华大道,东至东外环,全长13.2公里,分3期实施。“该项目横跨减河,下穿京台高速、京沪高铁、石济客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城区主干道畅通提升指挥部联络员、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韩学光介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东部城区路网体系,全面提升天衢新区道路通行和要素集聚能力。
  交通路网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大学路东延工程的建设,是天衢新区实施交通提升工程,强化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构建内畅外联现代城市交通网的一个缩影。
  天衢新区作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辖区内拥有东西贯通、南北纵横主干道20余条;南北东3条外环线、京台高速、滨德高速、国道104线境内交织成网。同时,坐落于天衢新区核心位置的高铁德州东站,使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从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进一步放大交通区位优势,以交通先行支撑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新区建设者们谋篇布局的关键。
  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董伯驹介绍,新区紧紧围绕构建“一轴、两翼、三组团”的总体布局,高标准、高起点推进路网建设,重点构建“内外环线”“七纵两横”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我市南部出口较少,德城区及天衢新区向南出行目前仅依托国道105线与幸福大道,为缓解两个出口的交通压力,同时为天衢新区快速发展提供交通支撑,我市计划利用规划的德郓高速继续向北延伸,建设德郓高速与天衢新区连接线。据了解,连接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接德郓高速大通道,北接天衢新区,规划全长10.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总投资约12.8亿元。
  该项目既可以重新分配南部出行交通量,又能打通天衢新区新的出行大通道,促进新区快速发展。通过路网延伸,强化天衢新区向外辐射能级,完善城际快速出行网络,进一步加强与济南、沧州、衡水、聊城等周边城市及雄安新区的快速连通,对强化天衢新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等功能定位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一座城市的良好交通体系,需要宽阔便捷的主干道路,更离不开支干道路的支撑。眼下,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子天衢新区,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紧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园区于2021年开工建设,立足于天衢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方向,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半导体为承接重点,建设产业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天衢新区建能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张良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克服了资金、征地拆迁、交叉施工等难题,加快打通了一些‘断头路’,包括尚德二路、尚德七路、宏远大道等6条道路,建设了道路排水、绿化、亮化、交通工程等,有效提升了园区能级和承载能力。”
  “天衢新区将按照规划有序推进交通提升工程的实施,加快新区路网建设,打通城市发展‘大动脉’,持续完善‘毛细血管’,打造周边大中城市1小时交通圈及起步区内20分钟通达网络,全力构建天衢新区高效、畅达、便捷的道路网络系统。”董伯驹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打通城市“大动脉”支撑发展大格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