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柴胡店镇——巧治废坑塘增收又扮靓
  

□张兆坤刘成开
  “6000万尾泥鳅苗,卖了7.2万元,行情还可以。”日前,在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村党支部书记、千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绪勇从泥鳅塘里“钻”上来,送走了客商,来不及脱下胶鞋,乐呵呵地坐在地头上算账。趁着泥鳅大卖,陈绪勇将入股王世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千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的分红按照每亩地1000元发下去。“这只是保底的,2023年春节还会发一次,入股的村民每人每年分3万元不成问题。”陈绪勇说。
  “这里以前是废弃的砖瓦厂。”陈绪勇站在泥鳅池边说,“300亩的盐碱地,烧砖挖土成了一片荒地,地势又低,粮食种不了,建蔬菜大棚还影响电力设施安全。随着分田到户,农村集体资产缺乏管理,这300亩盐碱地就成了王世英村存放垃圾、容纳污水的臭水沟。”柴胡店镇90个村,每个村里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洼地、坑塘,总面积在2700亩左右,这些废弃洼地、坑塘的命运和王世英村300亩盐碱地一样,成了垃圾和污水存放地,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项目就是坑塘整治。2022年,我们清除上千立方米的垃圾污水,对坑塘进行防渗和植绿处理,引来宁津县宁南河的水形成生态水面,开展特色水产养殖和围村造林、光伏发电项目。改造后的坑塘,不仅成了‘景观带’,还是‘聚宝盆’。”柴胡店镇党委书记徐显法说。
  柴胡店镇将坑塘管理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先易后难、一坑一法”的原则,依托“党支部+群众+建设”模式,采用财政奖补、整合涉水项目资金、吸引投资等筹资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坑塘改造。为了防止坑塘环境受到破坏,柴胡店镇采取“人防+技防”的措施加强监管,对柴胡店镇坑塘逐一编号、建立档案,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控,实行网格化管理。与此同时,还统筹推进改厕、污水治理、养殖粪污收集处理等工作,改造排污管道20千米,对农村污水进行有效管控。
  柴胡店镇根据坑塘大小和群众意愿,宜农则农,宜景则景。广明庵村和王世英村一样,盐碱地多,也将4亩废弃垃圾坑治理成泥鳅池塘,入股王世英村千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广明庵村将面积小的废弃坑塘填埋后打造党建文化广场,让老百姓有了学习、健身的好去处。张集村一部分闲置坑塘地势低洼,存不住水,发展水产养殖风险太大,做好基础防渗种上莲藕,村集体年增收10多万元。
  今年1至5月,柴胡店镇整治大小坑塘65处,新增集体用地500亩,村集体收入共增加130万元,形成了坑塘水净、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农村水环境景观。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柴胡店镇——巧治废坑塘增收又扮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