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九个方面持续发力 聚心聚力争一流
——市两会热点聚焦①
  

□本报记者 王志强张明昭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根据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我市按照推动“三量齐升”的要求,着力探索“四条实现路径”,全力实现“五个走在前”,推动“七城同创”,奋力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康养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生态文明建设、平安建设上争上游。
  实现党代会上定下的蓝图和目标,我市找准了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在九个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发力塑优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力融入服务重大战略、持续发力放大区位优势、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发力加快城镇建设、持续发力优化发展生态、持续发力促进文化繁荣、持续发力推动共同富裕,使我市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路径更加清晰。
精准发力 持续用力——着力九个方面助力高质量发展
  抓发展,谋跨越,找准突破口至关重要。
  2月25日,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时圣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九个持续发力,通盘考虑了我市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潜力,既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又积极进取、提振信心;既有激励人心的宏观擘画,又有提纲挈领的精准对焦,体现了我市推进德州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他进一步解释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依靠务实有效的举措来推动。
  九个持续发力增干劲。九个持续发力的领域,是德州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有基础,有底气,进一步增强用好比较优势,持续发力,增强了干劲,有利于在服务融入新格局上走在前。报告提出了九个持续发力的具体推进路径,包括要聚焦七大制造产业,有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先导产业引爆跨越;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倍增;全力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一区四基地”;实现“县县双高速”,构建“四纵五横”铁路网、“七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扛起“三面旗”,争当“先行区”,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篇章;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体现了对党代会会议精神的落实落细,以及推动德州高质量发展的强烈的责任担当。
  九个持续发力映初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提出,实施中等收入群体五年倍增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行动计划,夯实增收共同富裕;聚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中心城区、城乡学校布局,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高水平创建区域医疗中心;聚焦“一老一小一弱”,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本社会服务平台,打造社会大救助体系升级版……一件件老百姓最关切的民生小事,在一项项富民惠民新举措中体现。
持续发力塑优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更强制造贡献更多“智造”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发力塑优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更强“德州制造”。
  我市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不少成果。我市通过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强市步伐,工业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显著提升。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基础上,在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体育器械、轻工纺织等七大制造产业具备一定优势。我市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鲜明。联合国产业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中,德州拥有33个工业大类,具有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上走在前的先决条件。
  这离不开我市下的大力气: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实体经济,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选项、头号工程,着眼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补足新兴产业链条,锻造传统产业新优势,以强势产业崛起带动整体壮大提升。
  眼下,我市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需要从哪些方面突破?在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王大山看来,“541”产业体系、“三三倍增”行动计划、骨干企业领航行动,既是工作重点,也是德州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的鲜明标志。
  “我们要强化项目带动,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围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滚动实施‘四个一批’,加快推进省重大、省重点、市重点、挂图作战等项目建设进度,抓好招商引资项目。需要明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导向,建设一批支撑性强带动力好的工业项目,培育一批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在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王大山说。
  而报告中提及的,持续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贡献更多“德州元素”,则对科技创新表达了足够的重视。
  科技创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顶格部署、顶格推进,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指导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印发《德州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及4个配套政策文件。
  2021年我市重大创新实现提质升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达到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3家,增长35%;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30家,增长53%;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家、新增4家院士工作站、创新组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0家,全年新增外国专家人才58人,新引进大学生26875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数量较上年实现倍增。
  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千项技改”“千企提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我市抢抓“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应统筹推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职业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重点支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市政协委员、山东华宇工学院校长梁玉国说,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作用,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推进集群上网、企业上云、园区上线。
持续发力融入服务、放大
  区位优势、加快城镇建设——
  争取更大机遇、建设更高节点、探索更优路径
  当前,多重国家、省重大战略在德州叠加,我市迎来难得的发展黄金期和政策红利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一区四基地”,争取建设德州至雄安新区快速通道。全力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济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举全市之力建设天衢新区。
  对此,市人大代表,德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震秀表示,作为天衢新区建设主战场、主阵地,必须责无旁贷、冲锋在前,当好“五个表率”:一是做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率。二是做科技创新的表率。三是做改革开放的表率。四是做社会治理的表率。五是做产城融合、建设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表率。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持续发力放大区位优势,建设更高“德州节点”。市政协委员,乐陵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苏文峰表示,昔日的德州,被誉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如今的德州,正在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之路上提速奔跑,更需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双向开放大通道,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由“流”到“聚”的转变,再造现代版“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他此次带来的是《关于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宁乐庆一体化”发展》的提案。
  市政协委员、山东双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陵城分公司总经理孔令辉较为关注“持续发力加快城镇建设,探索更优德州路径”,这一部分提及按照“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德陵一体发展”的思路,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在此次两会上,包括他在内的陵城区22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陵城区全面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建议,希望陵城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发展能够提速。
持续发力乡村振兴、优化发展生态——打造更佳示范彰显更美印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更佳“德州示范”。建成全国首个“吨半粮”示范区,推动马铃薯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去年,德州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粮食连年高位增产,缘于我市落实党政同责、加大政策支持、抓紧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粮食高产稳产的成功经验。
  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处级干部韩立军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农业大市,我们必须扛牢粮食安全大旗,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面对土地等资源趋紧的实际,提高粮食产量,要向单产要效益,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建设高产创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区、展示区,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技术,不断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及肥力水平,实现粮食生产由‘高产创建’向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优化升级。”
  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德州联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程贵华更关注持续发力优化发展生态,彰显更美“德州印象”。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叫响“德商”品牌。
  程贵华深有感触:“德州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对企业家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政府部门主动‘进解促’,帮企业解难题,行政审批实行店小二服务,在经开区,政府买单,企业家培训,尤其是在德州市优秀企业家表彰暨创优营商环境大会上,表彰优秀企业家,并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大张旗鼓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旗帜鲜明关心关爱企业家奋斗成长,帮助他们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再立新功。”
  这些举措,给包括他在内的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打下强心剂,企业家在德州有很强的归属感。程贵华希望,这种“亲”“清”的政商关系,进一步优化,尊重企业家的氛围更加浓厚。
持续发力促进文化繁荣、推动共同富裕——讲好更响故事提升更暖幸福
  “持续发力促进文化繁荣,讲好更响‘德州故事’。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打造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政府工作报告对运河文化着墨不少。
  围绕大运河保护开发,多个委员提交了提案。德州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德州大运河保护传承力度持续推进,特别是确定了“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战略,大运河保护传承力度突飞猛进,今年他带来的建议是关于设立大运河标志性景观建筑。为更好彰显德州运河特色,讲好德州运河故事,建议以雁塔和振河阁两座历史建筑为原型,设立德州大运河标志性景观建筑。
  此次两会,市政协委员、德州奥德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兴水带来了《抓住大运河保护利用的契机做好德州“三河”旅游文章》的建议。政协委员、德城区文联主席王太勇提交了《打造大运河诗书生态碑廊》的提案,建议适时建设大运河诗书生态碑廊,打造德州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市政协委员、德州英翔视光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河表示,无论是实施中等收入群体五年倍增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行动计划,还是聚焦“一老一小一弱”,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本社会服务平台,亦或是打造社会大救助体系升级版,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德州、法治德州,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九个方面持续发力 聚心聚力争一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市两会特别报道】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