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走向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
——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⑧

2021年12月4日,我市冬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德州学院举行,现场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 记者郭庆萍摄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王法成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至上落到具体工作中,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提高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
  数据显示:2021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6.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6%,失业人员再就业173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26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4.26%……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明霞介绍:“2021年的稳就业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提质扩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大规模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服务活动,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100场,促进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改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打造‘就办好’服务品牌。”
  “2022年,我们还将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张明霞表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将继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全市培训品牌,鼓励和带动农村劳动者走出一条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
  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还需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自2019年人社部重启新一轮新职业发布工作以来,国家已陆续发布四批共56个新职业,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等。
  市委党校讲师史丽认为,国家发布这些新职业,为求职者打开了更多就业渠道。因此,有关部门应大力扶持新业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提高居民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下好教育‘先手棋’,打牢教育‘基础桩’。”市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王俊臣说。
  2021年落地的“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精神负担,同时对学校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减”后,学校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减负提质”,必须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足功夫,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步,我市中小学应积极探索‘减负提质’有效途径,统筹年级和班级教师,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同时,支持和鼓励学校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的新需要,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市教育和体育局基教科科长赵海彬表示。我市今年还将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公办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1年,我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医共体19个,覆盖全市12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市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本标准达标率96.3%,居全省首位。市医保部门推出11项改革举措,提高医保报销待遇,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其中,中医日间病房的推出让群众不住院也能报销;实施的职工门诊统筹政策,让参保职工在门诊看病也能享受到报销政策,填补了我市医保制度空白。
  “2022年,市卫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常树风介绍。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许的心愿,没想到转天你们就帮我实现了。”接过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庆云县常家镇大道王村65岁孤寡老人王文林感动地说。1月14日下午,常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来到大道王村走访慰问时,了解到患有先天残疾的王文林许下需要买年货的“微心愿”,第二天志愿者就帮他把年货送到了家。
  困难群众“微心愿”的实现,得益于我市创新建立了以“135”为品牌内涵的社会大救助体系。“1”就是救助领航、送爱到家“一个主旨”,“3”就是困难群体主动发现、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救助保障、适应困难群体多层次需要的动力提升“三大机制”,“5”就是政策、平台、网点、队伍、保障“五大体系”。2021年,通过社会大救助平台共实施各类救助118.7万人次,这其中既有基本生活类救助,也有教育、医疗、受灾、住房、就业、司法等专项救助。
  “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立民生保障动态监测机制。”市民政局局长李淑华表示,今后我市将继续完善提升大救助体系,着力构建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打造困难群体全生命周期基本社会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幸福指数,通过更大力度推进政府保障资源的统筹整合,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服务困难群体,开创德州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实践。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
  市卫健委医养健康产业科科长夏红静介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就是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支持医疗机构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转型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将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
  “可以加快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利用现有资源,新建改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重点为社区(乡镇)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或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病床和养老床位。”夏红静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可以为片区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制度,探索建立“医防康养”相融合服务模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走向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