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双11”看我国消费市场蓬勃生机

  熬最深的夜抢最大的红包,用最快的手速成为第一波“尾款人”……今年的“双11”,火热的购物狂潮依旧。
  从仅为1天的购物节,到如今持续1个月的超长购物周期,“双11”逐渐脱离“仅此1天”的时间限制,已然成为强劲消费力的代名词,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
走过12年的“双11”依然火热
  从最初的限时折扣满减,到堪比奥数的打折优惠公式,再到预付款后深夜守候的“尾款人”,“双11”的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
  今年9月底,天猫就曾对外公布今年“双11”新品策略。据天猫官方数据,11月1日0点至24点,“双11”开门红首日,天猫快速消费品事业部成交破亿元品牌64个,其中破5亿元品牌14个。
  10月31日晚,京东也发布“双11”启动战报,晚8点开始的4个小时内售出商品超1.9亿件,超500个服饰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3倍以上,京东家电整体1小时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不变的“双11”变化中的购物节
  自2009年11月11日首个“双11”诞生以来,这一全民购物节日已走过12个年头。周期变长了,玩法增多了,过多的“套路”也正在逐渐规范,“双11”正慢慢发生变化。
  ——周期变长,“双11”不再是1天的购物节。10月20日,今年“双11”的预售就拉开了帷幕。从最初的1天延长至1周,再到1个月,“双11”购物战线越拉越长,但消费势头似乎并未因此显出颓势。
  在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研究员陈辰看来,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消费者信心指数趋势上涨,大众消费需求的提升和消费能力的持续释放是网购消费活力不减的主要原因。“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性增长和结构性升级,为平台的孵化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
  ——玩法多样,熬夜还是不熬我说了算。近两年,“双11”总离不开预售的优惠模式,而深夜付尾款的设定更是饱受网友诟病,仅“为什么付尾款总在深夜”这一热搜的阅读量就高达5.5亿。
  与往年不同,今年有平台修改购物新玩法,例如京东将付尾款的时间提前了4个小时,消费者在10月31日晚上8点即可开始付尾款。
  ——逐渐规范的“双11”。今年“双11”是《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后迎来的首个“双11”。“消费者虽然热情但总体保持理性,平台和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在减少,总体来看比以往规范不少。”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从“双11”看中国市场的活力与理性
  在国内市场强大需求驱动下,12年前催生出的“双11”一直以来都是商家的大促狂欢,也是让消费者享受快乐购物的节日。不知不觉中,“618购物节”“1212购物节””……各种购物促销节日也纷纷诞生。
  容纳众多购物狂欢节的中国市场,依然呈现巨大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61133亿元,同比增长23.2%。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下,网络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
  国内的市场活力同样吸引着国际上的竞争者。正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上,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汇聚于此,更有众多的首发新品亮相其间。不少展商在搭建展台时一并将直播间也搬进来,只为能乘上“双11”的东风,实现从展品到商品的“一秒变身”。
  “不论市场需求如何火热,要实现商业的信心提升和内需的拉动,关键还是看企业和平台经营者能否制定简单的优惠措施,商家能否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陈音江说,“各方都应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消费实惠。”
  (据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双11”看我国消费市场蓬勃生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看天下·广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