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努力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治理融合、人才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

禹城市禹兴街道夏季社区蔬菜大棚成方连片禹城市禹兴街道夏季社区蔬菜大棚成方连片。。记者记者刘振兴刘振兴摄摄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马思齐赵帅吴华
  金秋时节,走进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犹如走进绿的海洋、花的世界,这个只有151户、436人的小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了花草,平房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不仅村庄建设得美,群众日子过得也美。村里常年居住着来自山东理工大学、潍坊临朐林果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10多名专家,共发展了10个产业项目,村民人均年增收近7000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60万元。“谁曾想6年前西店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借助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们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使西店村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变。”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关于“德州要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的要求,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加大改革,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方面,想实招、下实功、使真劲,努力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治理融合、人才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条融合创新之路,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建机制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9月29日一早,平原县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庆泉就到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现代化农场,与公司负责同志深入探讨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方法路径。“今年恶劣天气频发,病虫害严重,鲁望公司依靠先进科技和机械化作业,确保丰产丰收。事实证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必须抓住科技兴农这个根本,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孟庆泉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集体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我市坚决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印发市委1号文件,安排部署全市三农工作以及乡村振兴各项重点攻坚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立了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始终坚持以“1+1+5+N”规划政策体系为引领,谋划实施乡村振兴三年率先突破集中行动,实施“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食品名市”创建、城乡融合镇村体系建设、乡村治理提升等一批重大决策事项。制定工作要点,实施挂图作战。制定出台《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标准》,注重结果评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市多举措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0年整合涉农资金49亿元支持475个乡村振兴项目,23个纳入省级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今年上半年,争取上级支农资金35.6亿元,同比增长19%。2021年预计整合涉农资金50.44亿元,同比增长24.38%;争取储备农林水利领域专项债项目11个,债券需求18.43亿元。
抓机遇勇创新探索融合发展之道
  走进位于禹城市伦镇的东君万头奶牛生态牧场现代化牛舍,自动上水上料,全自动通风,转盘式挤奶……“项目不仅带来极大收益,更带动了全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群众收入明显增长。”伦镇党委书记秦飞龙介绍。
  伦镇有83个行政村、耕地10万亩。该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发展以牛奶为代表的“白金产业”,打造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牛粪发酵制沼气发电、废渣废液返田、体验式旅游,农旅文一体发展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跨二连三、三产融合,实现绿色循环“生金”。同时,积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建设总面积3万亩的“三产融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打造三产融合发展区域高地。去年伦镇完成税收8399.69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029.57万元。
  融合创新是我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鲜明特色和路径。各级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突出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组织融合引领,探索形成了“三个集中”要素融合、“四个聚合”融合发展、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等13个融合化发展模式。
  ——推进城乡融合。推动“四好农村路”发展,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597公里,养护大中修4286公里,改造危桥248座,建设客运站点3045个。提前完成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高到99%。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生活用水节水改革试点,到户水价平均下降30%,节水7%。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建设,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14座、生活垃圾转运站238座,装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车542辆,村庄设置垃圾桶22万余个,配备环卫工作人员1.7万余人。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我市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11个,“新六产”示范县8个、“新六产”示范主体74个。陵城、禹城、夏津入选2021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山东沿黄优质小麦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去年以来,惠生食品等20余家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德州。
  ——推进村级组织融合。我市以换届为契机稳妥推进村级建制调整,共计减少行政村2849个,全市行政村数量融合到5102个。推进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全市已成立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420个,覆盖3015个村、占59.1%。
持续推动农村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进城农民手中有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新型经营主体手中有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集体组织成员有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近年来,武城县农民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证书。而这些“红本本”,不仅能够保障农民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权益,还能带来办理抵押贷款、领取集体分红等切实收益。
  武城县作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山东省唯一的实施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县和山东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县,积极抢抓改革试点机遇,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动流程再造,着力打通各类要素的“进城”“下乡”通道,完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武城县在全国首创“一证一书一网一池”盘活承包土地经营权,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国家级试点任务,向改革要动力、要成果。禹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经验被吸收纳入新《土地管理法》;平原县探索形成的“一星四化”乡村治理新机制和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等国家级农业产业项目落户德州。山东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德州市管理中心正式揭牌。
  我市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把土地集中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强村富民融合发展。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