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延伸产业链拓展增值增效空间,以改革创新促乡村振兴——
强农业根基 稳经济底盘

  “德州味”品牌发布,“吨半粮”论证会在京召开,夏粮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揭牌……今年以来,我市农业继续呈现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的好势头。
  农业稳,经济底盘就稳。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主抓手,让农业大市强起来,要敢扛“三面旗”,争当“先行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困难挑战,要坚持目标导向、优势导向、问题导向,围绕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大旗的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路径,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发力“吨半粮”保障绿色增产
  9月4日,《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致通过“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德州方案”。
  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是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根据方案,今年秋种开始,我市启动“吨半粮”产能建设,力争利用5年时间,实现全市100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1500公斤以上。在全国建成第一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从亩产吨粮提升到亩产吨半粮,我市有足够的信心、底气和把握。早在2011年,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就在全国推广。
  面对资源约束日趋加紧的实际,“粮食安全”的要求越来越紧迫。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创建“吨半粮”,要抓好种子和耕地两大要素。挖掘粮食产业新潜力、培育新增长点,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稳固耕地基本盘。当前,我市粮食高产创建的“升级版”——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正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正是抓住种子,向科技要粮;抓住耕地,向良田要粮。
  目前,全市有高标准农田607.7万亩,今年共实施粮棉油绿色高质高效项目5个,争取项目资金2950万元。通过高标准规划,整建制推进,多技术集成,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绿色理念贯穿于粮食高质高效创建的全过程,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技术,加强关键技术推广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增四改”、“一防双减”、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等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7%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项目,不断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及肥力水平。在示范方带动下,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成为现实,粮食年产能连续6年稳定在700万吨以上。
  《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方案》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增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六大工程将良田与良种、良法“实打实”地结合在一起,必将助力我市粮食稳产增产。
做强产业 打响品牌
  选址、聘请专业机构做规划……目前,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扛好“食品名市”大旗,立足建设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要盯住千亿级规模目标,培育食品工业产业链。孙丰勇表示:“食品产业是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由农产品资源大市向农产品加工大市转变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是打造食品名市的战略举措。”
  产品量多类全、品质优良,加工产业配套完善,由农产品资源大市变身为农产品加工大市,我市有基础、有优势。我市常年粮食产量150亿斤以上、生猪存栏300万头以上、蔬菜产量650万吨左右、肉蛋奶产量150万吨以上,以金丝小枣、辣椒、桑椹为代表的特色资源丰富。与此同时,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体系配套逐步完善,粮油、果蔬、畜禽、食品等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农业产业园区由“分散”向“集约”转变趋势明显。我市打造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3个,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32个,已形成“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发展格局。
  打造“食品名市”的短板也不容忽视。总体看,我市有一大批品质不错的加工农产品,但很多产品有牌子,没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意识到这一问题,德州举全市之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德州味”,以政府公信力背书,将优质农产品资源集聚,以整体形象搏击市场。目前,品牌运营及展销体验中心已经正式启用,授权企业达52家,产品涵盖扒鸡、小枣、功能糖、调味品等52个品类。
  围绕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市级将规划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同时各县市区都要建设一个不低于3000亩的食品产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协同推进格局。
畅通要素流动 加速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扛起“城乡融合”大旗,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培育1个强镇、1个特色小镇。近年来,我市推出一系列“创新版”“加强版”改革措施,让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优化配置,加速城乡融合,破题新型城镇化。
  8万亩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农民享受与养老教育等相关的8大配套服务、土地整治等资金汇聚起来建设示范区、联合企业院校发展产业……平原桃园示范区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现代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破解了土地、人、钱、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难题。
  进城农民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新型经营主体有《农村土地经营权证》,集体组织成员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如今,武城县农民手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红本本”,这些都是城乡融合改革带来的红利。
  推进城乡融合,各县市区频频亮出改革“拿手戏”,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不少发端于县里的改革,在市级层面全面推开。
  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点。8月18日,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揭牌,我市将与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同搭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提供产权交易、产权抵押登记、产权融资、资产评估、招投标等服务。建设四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将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资源。
  深化农村改革要激活主体。农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小农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助于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我市将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百”提升、“双千”带动工程,即重点培植100个农民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力争“十四五”末,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数量达100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达1000家。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改革不止步,城乡融合发展有后劲。农业农村改革创新被列为我市县(市、区)“书记工程”。根据要求,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1至2项需要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探索,打造改革创新品牌。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刘业宝陈建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农业根基 稳经济底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