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四项保障”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
  

□苗胜勇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各地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掀起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热潮。以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支持、政府落实、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合奏曲”,地方人大大有可为。
  “链条式”法治保障赋能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对外开放的“牛鼻子”,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地方人大可以通过“立法+监督+督改”的“链条式”行动,为本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我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跟进,将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作为重点立法工作之一。今年5月,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对《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的制定出台将进一步夯实我市对外开放的法治基础。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方式,对有关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推动其转化为政府部门的整改“路线图”。
  “矩阵式”制度保障赋能创新先试。新发展格局下,需要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坚持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谋划,将地方政府在一段时期的对外开放目标部署列入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职权范围,通过决定、决议的形式,保障开放蓝图的权威性、稳定性、持续性。如禹城市人大在县、乡两级全面推开重大民生项目代表票决制过程中,采取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执行、代表全程监督、公众有序参与的模式,推动决定见实效。坚持目标导向。功能新区(如自贸区、内陆港、保税区等)是地方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在优化要素配置、强化政府服务、简化办理流程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成熟有效的创新做法。地方人大可以对这些经验做法,在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建章立制,稳妥推进,让规范的制度支撑和鼓励创新,成为功能新区提高开放效率和质量的“压舱石”。坚持守正创新。用实践检验成果,根据形势目标任务变化,及时修订更新完善有关制度体系,更好适应发展需要。
  “立体式”平台保障赋能群策群力。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工作一以贯之的做法,也是依法履职的特点和优势。各级人大“立体式”联系群众的网格平台越织越密,既有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横向合力,又有全国、省、市、县、乡(镇)各级代表的纵向联动;既有调研、走访、接待群众来访等日常途径,又有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法定途径。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履职尽责,让代表成为推动对外开放的先锋。广泛宣传国家开放战略和本地开放政策,统筹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涉外法律法规宣传,筑牢安全底线,增强全民开放意识。我市在每期市级人大代表集中培训中,专门安排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外事方面课程,树立代表带头学习开放政策的导向。做好“调研员”。聚焦完善涉外法治、健全交流机制、创新合作模式等对外开放重点主题,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采取直插一线、实地考察、走访企业、座谈交流、借助“外脑”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建言献策,以高质量调研视察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市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组织代表开展关于对外开放的专题调研视察,针对问题靶向发力,有力推动政府部门完善机制、拓展平台、务实合作。做好“服务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社会关切,重点了解外资外贸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政府部门及时解决。
  “交互式”渠道保障赋能格局升级。地方人大的对外交往是全国人大和地方政府外事工作的重要构成和补充,具有高规格、全领域等优势,能够有力促进本地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注重双向互动,认真做好外国国家和地方议会访问考察的接待工作,努力通过高质量服务交流帮助其全面客观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注重创新内容。利用各类平台积极宣传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就,加强与国外地方议会在立法、监督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探索地方人大授予突出贡献的外国友人荣誉褒奖、邀请外籍人士列席本地“两会”及走进基层代表服务站等方式,从人大角度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健全机制。制定地方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对缔结友城关系及接待和出访工作的原则、内容、流程等予以明确,形成定期交流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扩大海外“朋友圈”。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四项保障”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