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产业园区化 园区专业化
——上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述评之一
  

□本报记者王贺
  在齐河县,已经完成投资20亿元的山东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永锋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集团联合,聘请麦肯锡、德国巴登智库,以全球视角规划设计,计划投资300亿元打造的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园区。该项目已入选全省“十四五”期间12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项目。投资方表示,该园区已有数个项目建成,未来五年内园区年产值将过千亿元。
  以龙头带产业,引集群建园区。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本次观摩中极具代表性。今年以来,大部分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虽然路径不同,但园区化是支撑这一势头形成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
引进龙头,用好龙头
  一个龙头项目、一家骨干企业,往往是凝聚一条产业链的基础和关键。找到、用好这个“核心”,园区建设就如同找到一把“金钥匙”。
  进入乐陵市规划占地8000多亩的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眼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星光功能糖正在桩基施工,好邦食品正在主体施工,冻干食品投产运营,污水处理厂已进场施工,展示中心投入使用,上海朗生、煌上煌等知名食品企业8月底开工建设。这座去年下半年刚刚启动的产业园区,如今已完成投资13.8亿元,并有十余个项目落户。
  园区推进迅速,得益于龙头项目的巨大吸引力。作为该园区核心的星光糖业是我市一家集蔗糖精制、玉米深加工、功能糖开发、热电联产、保税物流等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该公司在电力、蒸汽等方面具备低成本优势,这些富余资源对很多配套企业极具吸引力。但因为过去当地缺少上下游企业,优势长期得不到发挥。去年,乐陵市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以“链长制+园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依托现有几家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多个产业园区迅速成型。
  如今,当地不仅以星光糖业为核心的食品产业园迅速崛起,还有该市联合亚萨合莱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依托企业核心技术优势,按照“政府+企业”模式打造的五金机械产业园区;依托泰山体育品牌、科研优势,由市属国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打造的独资、合资、租赁多种形式并存的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区。
  有龙头的用好龙头,没有龙头引进龙头。在武城县,当地暖通空调产业与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创新建立空调集采平台模式。前不久,又成功引进海尔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海尔·武城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项目,现已全面启动。
  该产业园项目由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硬创云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武城县合作建设。园区以海尔智能制造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开放引入生态资源,可为入园企业转型提供“平台+生态”整体解决方案,并按照海尔标准,打造集中央空调及相关上下游产品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该项目落地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武城空调通风产业和海尔共创共赢,有力推动‘武城制造’向‘武城智造’迈进。”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
解放思想,创新模式
  产业园区需要核心项目,但核心项目不可能提供一个园区发展需要的全部要素。解放思想,探索多渠道的园区建设模式,同样是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
  如今,在齐河县激光产业园已有19个项目投产运营,还有迪朔扩产项目正在施工。预计年内这座总投资20亿元的产业园区所
  有项目全部达产,届时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成为当地又一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高外向度、高税收的“四高”产业园区。
  打造激光产业园,起初齐河县并没有引来“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作为支撑。但当地转变思路,同时引进6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抱团”落户,同样让园区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从而仅用短短3年时间就完成了园区的建设与项目培育。
  同样在园区建设上富有经验的禹城市,对于创新园区建设模式也有自己的探索。本次观摩,当地的柒零新材料产业园展示了一种新模式。该园区一改过去传统合作模式,既招项目、又引基金,充分借智、借力、借财,以基金撬动产业集聚,打造“江北钛谷”“齐鲁星城”。通过合作,一方面,园区配套项目迅速落地;另一方面,园区核心项目——军钛钛合金项目产出的钛合金锭,在区内就能进行精深加工。原本,军钛的钛合金锭吨价约30万元,但园区通过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让原料在园区内就可得到充分加工,最终销往园区外的终端产品,吨价可达3000万元,效益放大100倍。
  更多创新模式,体现在园区建设上。比如乐陵市,当地为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建设,通过与民企合作、独立运作等多种途径,探索了“财政注资、运作项目、形成资产、覆盖贷款、良性循环”的创新运作模式,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园区化 园区专业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