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系统化思维谋改革,项目化思维抓改革,闭环化思维促改革——
宁津:用好关键招 发展满盘活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21.5%、列全市第4位;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4%、列全市第1位;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列全市第4位;
  新增市场主体3227家,同比增长47.62%……
  今年前5个月,借助改革创新,宁津县再次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近年来,他们把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省委“七个求突破”、市委“九大突破提升行动”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系统化思维谋改革、项目化思维抓改革、闭环化思维促改革,以改革攻坚的“一子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满盘活”。
  以系统化思维顶层设计,“一核一极一圈”让城区扩容发展增效
  7月9日,大柳镇中陶村村民孙秀荣带着孙子到宁津县城购物,看到新河公园旖旎的风光后,祖孙二人立马停车下来游玩。
  新河公园位于宁津县城北部城郊,因历史欠账较多,之前道路坑洼不平,闲置厂房、废弃设备等遍布。2017年初,宁津县借助棚改政策,投资40.1亿元沿宁津新河打造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经过4年建设,污水横流、脏乱不堪的景象彻底改观,超2万人规模的高品质滨水生态住宅区初步建成。放眼望去,高楼鳞次栉比、河面波光潋滟、两岸草木葱茏,真正实现“治好一条河,带活一座城”。
  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建设,仅为宁津县聚力“一核一极一圈”建设、提升城区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
  “城市因强大的产业体系而兴,产业依靠快速的城市发展而强。我们要牢固树立产城融合发展思路,探索以产兴城、以城强产的高质量发展新途径,高点定位、整体推进,探索产城融合新途径。”宁津县委书记王刚说。
  自2017年开始,宁津县着力构建“一核一极一圈”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增强县城集聚能力,打造县域发展的核心;“一极”即促进县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进档升级,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一圈”即以县城为中心,全域交通半小时通达。
  高点定位、整体推进。围绕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宁津县总投资115.8亿元的139个城建项目加快建设,325万平方米的城市景观带和26个主题鲜明的公园遍布全城。在推动“一极”能级跃升方面,探索多方联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建设新模式,让经济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新建改建8条县乡主干道,四横五纵路网及黄河大街等21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通道全面畅通。
  4年的持续发力让宁津县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3.5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东部新区成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以项目化思维抓落实,高能级核心平台激活发展新动能
  “生产效率提升20%,维修保修效率提升25%,非计划故障停机率降低5%,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控制了能耗,提升了数字管控水平。”作为宁津县首个与腾讯云合作建设“私有云”的企业,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顺勇谈及物联网带来的好处,滔滔不绝。
  2019年7月,“腾讯云(德州)工业云基地”落地宁津县,是腾讯云首个落地在县区的工业云基地。之所以选择宁津,腾讯公司看中的是这里的发展环境,而宁津县则看中的是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带动能力。
  “县域经济要强盛,潜力在工业,根基也在工业。我们要高点定位、精准谋划,通过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沿链聚合、集群发展,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宁津县县长王成说。
  宁津招商引资面临的第一困难,是主城区没有足够的土地空间。聚焦新型工业化强县建设,他们树立平台思维,打造25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东部新区、8.1万亩的民天农谷现代农业示范园、1.8平方公里的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65万平方米的北部乡镇绿动能共享园区等几大平台载体,全面提升项目落地、人才集聚、技术转化的承载能力。
  资源的汇集让发展活力尽情释放。如今,东部新区累计落地新旧动能转换项目43个、总投资超135亿元,集聚了宁津县过半的重点项目,贡献了90%的固定资产投资;民天农谷示范园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与大数据、云计算、新兴技术等有机结合,探索形成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一二三产加速融合的“宁津实践”;科技金融创新区集聚腾讯云等工业互联网项目及金融中心、跨境电商、产业研究院等,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名录;绿动能共享园区,实施共担式投入、共享式入驻、共赢式运营,聚小微企业为“发展雁阵”,实现了镇村工业产业集约发展、绿色转型。今年前5个月,宁津县新签约项目11个、合同总金额68.2亿元,新开工项目12个、到位资金12.9亿元。
以闭环思维促改革,创优环境,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农业灌溉用电终端价格过高曾经是宁津县各村庄的“通病”,因设施设备和线路电损费用以及农电工劳务报酬等加价因素不透明等原因,造成群众意见比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宁津县成立由分管县领导牵头,发改、市场监管、供电公司为成员的改革联席会议,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整治全县农业灌溉用电收费行为的实施方案》和《全县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参考办法》,将以电为灌溉动力且终端价格超出0.74元/千瓦时的村庄纳入改革范围。
  “一般每年浇5次水,以前每亩电费大约20块钱,现在每亩18元左右,这8亩地一年就省下80元。”刘营伍乡孙华门村的孙汉贵是位种田的老把式,掰着手便算得一清二楚。
  不只是孙华门村,宁津县667个村农业灌溉用电价格全部完成改革,最高降价幅度达到了30%。据保守测算,此项改革每年可为农民减少支出180多万元。
  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宁津县“计划+落实+督察+通报”闭环机制的建立。
  聚焦大局大势,结合地方实践特色,今年宁津县确定7个方面、147项改革攻坚任务,搭起全县改革攻坚的“四梁八柱”。该县指导全县部门单位聚焦主题要点,结合部门职能积极探索,精准选取具有部门标识、创新特色的创新实事项目。建立县级领导同志领衔推动重点改革任务机制,认真筛选产城融合、流程再造等10个重点改革课题,形成了一个课题、一名县级领导同志、一个牵头部门、一批配合单位的工作推进制度。
  “实现改革目标关键是抓落实。我们要坚持闭环思维,完善工作机制,把抓落实贯穿改革攻坚全过程,确保改革任务有力有序推进。”据宁津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深化改革办公室主任卢孟清介绍,该县在专人专职抓规范、创新制度提升改革质效的基础上,聚焦各项改革攻坚目标任务,明确县级领导同志、专项小组、部门单位的工作推进措施、具体时限要求和成果检验形式,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实现“挂图作战”“按表推进”,形成全闭环推进落实的高效机制。
  截至目前,宁津县正在推进的省级以上试点达到28个,今年4月,全市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现场会在宁津召开,复制推广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经验,打造“德州样板”;结合产业群优势做好“旧改+电梯”文章,创新整小区建制加装电梯解决“悬空老人”下楼难问题,被国家级报刊推介。
□本报记者尹滨张志宁本报通讯员孙久生张学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用好关键招 发展满盘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