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做足“绣花”功夫,打造文明样板——
旧小区变幸福院 老巷子换新颜

改造后的德州市农业局宿舍旧貌换新颜。记者刘振兴摄


  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德城区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紧扣创建标准,创新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将辖区内德州市农业局宿舍打造成全市住宅小区的文明样板。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20多年,原来小区卫生脏乱差,杂草丛生,路面坑洼不平、一下雨就积水,水电管线等基础设施更是年年修、年年出问题。现在新划了停车位,安装了共享晾衣架、休息联椅,整个小区环境大变样,现在没事就带着孙子、孙女在小区院子里跑跑步、健健身、聊聊天。”6月21日10时,正在楼下乘凉的60岁居民范业坤对小区变化赞不绝口。
  德州市农业局宿舍建成于1991年,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之前没有专业物业管理,小区卫生、治安、基础设施都差强人意。随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如今小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居民楼内外墙面干净整洁,文化墙内容丰富多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幸福小院。
  据了解,农业局宿舍2020年8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统筹解决了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安全隐患多等难题,极大提升了小区面貌。针对农业局宿舍没有专业物业的现状,去年11月,青龙桥社区督促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德州万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对小区进行管理。
  “环境卫生在于治,更在于管、在于护。我们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楼道小广告、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累计粉刷楼道墙面3230平方米、平房外墙78平方米,修补外墙50平方米,小区外观得到极大改善。”德州万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经理宋长军介绍。他们在小区设置共享晾衣架,解决了居民私拉绳子晾晒被褥的问题;在垃圾桶处设置了牵引绳子,方便居民开启垃圾桶盖;规划了无障碍停车位,方便居民停车;安装了便民宣传栏和休息联椅,给居民提供了话家常的地方。
  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可以汇聚更加强大的创建力量,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青龙桥社区通过宣传引导,充分发动居民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看,这是我们制作的宣传扇,上面印有创城标语,居民用来纳凉的同时也了解了创城工作,一举两得。”德城区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党委书记孙国云介绍。社区和小区物业把创城内容融入楼门文化,循环播放市创城办统一录制的“学文明条例,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宣传音频,将《德州市文明促进条例》上墙,居民进出小区时,随时能看到。
  在做好小区改造的同时,青龙桥社区积极发挥“街长制”工作机制,与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现场会,对全长400米的青龙街进行联合整治,共粉刷墙面3000余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000余平方米,更新绿植500平方米,树木涂白80余棵,街道两侧空余位置划定停车位30余个、景观小品20块,制作道路展板19块,让青龙街的“小巷病”不再成为困扰周边居民的烦心事。
  漫步整治后的青龙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人等内容随处可见,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经营业户文明、规范经营,沿街小区环境温馨、整洁,居民幸福感极大提升。
□本报记者王德鹏本报通讯员王美林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旧小区变幸福院 老巷子换新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