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凝心聚力谋发展 活力宁津谱新篇

▲宁津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宁津生态环境更宜居宁津生态环境更宜居


▲宁津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


▲宁津产城融合东部新区一角宁津产城融合东部新区一角


宁津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景观


  近年来,宁津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扎实推进“1335”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全面加快“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宁津建设步伐。一季度,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4.3%,聚焦“六稳”“六保”抓落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多项指标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1.1%,高于德州市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县级税收收入增长21.6%,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3.8%,居全市第1位。
坚持产业优先 转型发展势头强劲,激发“宁津活力”
  多核平台蔚然成型,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宁津坚持运用平台化思维、市场化思维、融合化思维、系统化思维,谋划全局,产城融合东部新区“一极”带动南部科技金融创新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乡镇绿动能共享园区“三区”同向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已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坚持构建“361”产业体系,特色产业聚优成势。宁津构建起以电梯、健身器材、实木家具3大产业集群为主导,以智能装备、高端零部件、电子及小家电、机械专用设备、农副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及其应用等6个产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361”产业体系,主导产业聚势成峰,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凸显了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优势。坚持数字赋能产业融合,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去年以来,帮助企业申请科技贷款2200多万元,落实各级各类奖补资金近800万元;人才引进成果喜人,院士工作站实现零的突破,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34人;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平台3个,富士制御公司荣获山东省“瞪羚企业”称号;宁津有5家入选德州市创新性、成长型“50强”企业。
坚持乡村振兴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宁津实践”
  宁津县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农业项目成果丰硕。宁津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规划面积8.1万亩的民天农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步伐加快,以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农立方为中心,辐射带动食用菌、畜禽养殖、设施蔬菜等14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一心多元”现代农业新格局。依托西部民天农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先后引进了深圳“自然之星”、北京东颐食品、农产品骨干保鲜冷链物流基地等总投资13.8亿元的13个现代农业项目,目前该县农业链式招商局面初步形成,不仅接上精深加工的“二产”,也连上休闲农业的“三产”,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数字农业先声夺人。围绕农业农村产业数字化、治理智慧化、经营品牌化,建设了全国首家县级现代农业科创中心,推动农业与大数据、云计算有机结合,实现了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成绩斐然。去年以来,全县开工户户通665个村,完成铺筑1660.08公里,改厕5.9万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个、市级5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3726户,占全县常住庭院户数的31.8%,用宜居环境铺就了“幸福底色”。
坚持改革攻坚 重大改革持续破题,彰显“宁津魄力”
  宁津坚定改革攻坚主航道、把握改革攻坚主旋律,树牢平台、有解、闭环思维,以改革破解难题,释放活力,促进发展。
  去年以来,争取国家级批示推广项目2个,实现零的突破;争取省级以上批示推广项目207个,比往年翻了两番。“一业一证”四级通办,该县依托镇街、社区党群(便民)服务中心推行“社区代办、全域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实现“一业一证”市、县、乡、村“四级通办”,截至目前,共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992张,数量居全市首位,涉及40多个行业,各行业整体办事环节压缩75%,申报材料精简80%,审批时间提速90%,打造了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要素配置改革攻坚迈出新步伐,帽杨、大付片区,老年养护院等项目落实了“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去年以来,完成了对全县165家企业的“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夯实了要素保障“硬环境”;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攻坚创出新路径,建立了“3+N+1”信息采集研判处置模式,创新了“一网一站一评”全链条工作机制,全县信访总量下降11.8%,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成功创建了全国“三无县”。
坚持以人为本 民生答卷百姓满意,践行“宁津初心”
  宁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去年,将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以“教育助学、便利出行、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美丽村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让百姓在生活点滴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项目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县中医院创新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智慧中药房”等模式,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国道339、津泉路、宁德路改造等重大路网项目竣工贯通,去年累计新改扩建公路里程达70.6公里,出行便利程度持续优化;新建棚改安置房1980套,回迁安置895户,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1.9万平方米,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13条,2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县8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户7781户18757人全部实现精准脱贫。
坚持党建引领 干事创业务实担当,彰显“宁津本色”
  宁津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建引领作用持续突显。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创新建立“干事纪实”制度,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各级党员干部的主动服务意识、担当作为意识、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拳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把准症结、深挖根源、抓好整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进一步增强。基层建设更加夯实,创新推行“权力清单+智慧村务”,聚焦村级小微权力规范监督,梳理涉及村级权力的诸多事项,分类建立16张小微权力清单,让干部按流程图办事,并将村务公开事项“上云端”,让群众对村里每件事、每笔账一目了然。实现了以公开促规范、以规范促廉洁,有效化解了干群矛盾。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宁津县多措并举,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教育方式,保障规定动作有成效、创新动作有亮点。“线上+线下”结合,推出“百个音频故事讲述英雄历史”建党百年线上纪念活动;组建“红色故事赶大集”百姓宣讲团等。“理论+实践”结合,用好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崔扬抗战纪念馆、宁津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委党校编印《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知识》8000册,县委宣传部印制《党的“一大”到“十九大”知识》16000本;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童心向党”教育实践、“红色大讲坛”宣讲等活动;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接受党史教育。“数字+传统”结合,推出的大型红色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将红色文化、杂技文化与舞台艺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利用VR党建宣教系统,收录《南湖革命纪念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红色记忆视频26部,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就能“走”到全国各地接受红色教育。
□孟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凝心聚力谋发展 活力宁津谱新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专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