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退役军人杜东炼——
自费建民俗馆 义务当宣讲员

杜东炼仔细摆放老物件


  “这种独轮小推车,能适应崎岖不平的道路,推车好手一次能推千八百斤的物资,解放战争时期为百姓前线送粮送弹立下了汗马功劳。”6月10日,在位于宁津县大柳镇大东村的民俗展陈馆,馆长杜东炼正在为前来参观的中学生讲解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杜东炼今年53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他1988年参军入伍,1991年退伍回到宁津老家,在宁津县公安局大柳镇派出所当起了辅警。
  农村长大的杜东炼对老物件有着深深的眷恋。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那些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生产、生活工具被大家遗弃,让杜东炼很心疼,自2018年开始,他瞒着妻子,悄悄把这些“破烂”运回大东村的老宅。杜东炼说:“我要给老物件安个家,保存民俗记忆,让年轻一代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出来的。”
  为了给老物件安个家,杜东炼决定翻修自家的老宅,以泥土、麦秆糊墙,每天4点起床去村庄周边的废料堆、河沟捡拾青砖铺地,砌好土炕、垒好天井、建好耳房,原汁原味还原了老屋场景,大柳民俗展陈馆的牌子挂上了,杜东炼搜集的近2000件老物件在占地1326平方米的新家里,分成农耕区、民居、鲁班坊、纺织间等7个展区安顿下来。5月20日,大柳民俗展陈馆正式开馆,杜东炼每天都“泡”在馆里给大家义务宣讲。“一场讲解下来要半小时,每天会讲很多遍,但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杜东炼说,与民俗文化结缘,是他最幸福的事情。现在,杜东炼的大柳民俗展陈馆还成了德州市董子文化研究会民俗研学基地、宁津县乡村文化振兴服务示范点、大柳中学感恩教育研学基地,每天接待群众百余人次。“东炼花费很多时间、精力、钱财去收集这些老物件,工作之余还得为前来参观的人讲解,我很心疼他,生意不忙的时候也帮他搜集整理。”杜东炼的妻子徐桂莲说。
  “咱们民间有‘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瓷器活’的说法,说的就是锔盆、锔碗、锔缸的手艺,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这个手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杜东炼向前来参观的村民介绍着,还唱起了传统童谣:“锔盆子锔大缸啊,小孩的裤子掉水缸啊,水缸里有个小金鱼啊,红嘴巴啊白肚皮啊……”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在民俗展陈馆里,杜东炼最喜欢的藏品就是锔瓷器的工具,他走遍全县12个乡镇,才“淘”到3套残缺不全的工具,上网查阅了很多关于锔瓷器工具的资料,才将3套“残品”整合成一套完整的、可以利用的藏品。
  在民俗展陈馆开馆之前,杜东炼走遍了周边县市乡村的民俗馆、乡村记忆馆,发现大部分馆藏都被玻璃罩子罩着、被警戒线拦着。“我不想建这样的民俗展陈馆,在我的馆里,参观者能上炕、能织布、能打铁、能自己操作留声机听老唱片,零距离接触藏品,让民俗展陈馆接地气、有活力。”杜东炼说。
□张兆坤 银丽丽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自费建民俗馆 义务当宣讲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