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通过培育乡风文明,挖掘文化资源潜力,走好文旅融合之路——
让文化软实力成乡村振兴硬支撑

▲乐陵通过举办枣花节等系列活动,彰显文化特色,推进文旅融合。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任立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何激荡乡村文化振兴“一池春水”?我市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方式融入到推进乡村振兴各方面、诸环节,挖掘激活乡村文化资源,走好文旅融合之路,让文化软实力成乡村振兴硬支撑。
践行文明,让乡风民风美起来
  在陵城区前孙镇,有一家特殊的“银行”。里面积蓄的,是群众的“软收入”——主动帮村里打扫卫生或调解邻里矛盾纠纷,积3分;评选上“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积5分;参加镇、村组织的公益宣讲活动,积2分。
  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去年,前孙镇成立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但干部们推动工作时发现,很多群众钱包越来越鼓的同时,文明素质、传统美德等“软收入”并没有跟上,一有活动,群众组织不起来,服务力量整合不起来,文明实践工作沉不下去。
  于是,他们创办了这家积分银行。根据村民在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防汛防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方面的贡献,由包村干部和村会计评定打分,每季度核对汇总排名并公示,群众可根据积分到村委会兑换家用小电器、床上四件套、洗衣粉、洗发露等奖品,奖品由镇工会出资统一购买。
  眼下,在高质量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规定动作基础上,我市广大农村正不断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内涵。
  每天早上7点、晚上7点,齐河县晏北街道谭策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村播报”广播就会准时响起。自去年8月开始,齐河县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村播报”工程,全县981个村(社区)同步播报,播报内容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为主,兼顾惠农政策、农业技术、美丽庭院创建等内容,60余万农村群众受益。
  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统领地位,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乐陵市郭家街道推行“文明实践+智慧社区”新模式,用“电子印鉴系统”快速办理财务公开、低保五保等业务,智慧化信息平台同步为所有村开展在线党课、百姓宣讲、就业帮扶等。我市还积极创新“点单+送单”新模式,依托融媒手机APP,打造了集活动展示、志愿者注册、群众点单、服务送单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志愿服务活动新形式。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实现全覆盖,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1%。组建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682个、设立志愿服务项目1350个,2020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次。
  我市以培育乡风文明为抓手,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倡导移风易俗,塑造乡村文明新风。平原将全县所有村庄村规民约重新修订一遍,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齐河县祝阿镇望岱社区积极发掘社区民俗、忠孝、诚信等本土文化资源,让善行义举成为居民自觉行动。禹城市辛寨镇梁河社区,规划建设白事大院,组建“乡贤参事会”, (下转A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文化软实力成乡村振兴硬支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