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 平原一“融 ”俱荣

  扫描二维码,看平原如何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平原县土地鲁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走式喷灌机在喷灌作业。记者周坤摄


  最美五月天,满眼新绿,平原县处处充满生机活力。
  作为“千年古县”的平原,因地势平坦而得名,现有47万人,1047平方公里,104万亩耕地,是传统农业大县。这个县的地图也属“方圆”形状,县城处在县域的中心,这里交通便利、教育基础雄厚,富产粮食、蔬果、畜禽产品,是一处富庶丰美之地。
  近几年,平原县创造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乡村社会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改革经验,强农之路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平原县在‘融’思维指导下,通过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治理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这样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县域范围内实现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让农民和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循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平原县找答案,一处处“区域化服务中心”,一个个融入城镇的农民家庭,一幕幕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令人耳目一新。本报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从一个个融入城镇农民的鲜活“样本”,感受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原之变。
(一)贾运生:“土地入社了,收入增加了!”
  5月5日晚7点,记者见到桃园街道西贾庄村村民贾运生的时候,他刚刚从工地回来,进门换了拖鞋,洗了把脸,然后坐在餐桌前,工作了一天的疲惫,好像随着饭菜香飘远了。“土地入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后,不用种地了,我们都找了份工作。”贾运生说着就给记者算起了账,他们一家4口人入社土地12亩,每年租金加分红约1.3万元,打工一年收入约10万元,一年11.3万元的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很富裕。
  看到现在幸福的一家人,谁曾想几年前贾运生竟是市级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我得了严重的甲亢,不能干活,家里的地都依靠亲戚帮忙种,俩孩子的学费也都是借来的。”贾运生回想起几年前的生活,有些难过。那时候没有精力管理土地,粮食产量低、品质也不好,一亩地也就能落个千八百块钱。2017年,西贾庄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贾运生的土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
  得益于医疗救助的好政策,贾运生的病得到了及时治疗,他也不用为医药费发愁,身体慢慢恢复健康。去年,他凭借一技之长,当上了架子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妻子也进入桃园街道新建的产业园成了一名工人,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聊起现在的生活,贾运生满脸喜悦,“如今我们家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两个女儿也都当了教师,一家人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我们买了楼房,年底就可以搬新家了,再攒钱买辆车,以后的日子将更幸福。”
  贾运生所在的西贾庄村,处在平原县乡村振兴省级示范区“桃园示范区”的核心区,像老贾一样,全村121个农户的1472亩田地都“入社”了。村党支部打包把这些地又进一步“融”进鲁望集团,由原来的一家一户“散打”变成了高标准“科技方”,由原来的普通小麦玉米变成了中粮集团、鲁粮集团种植订单优质粮,优质麦每公斤比原来多卖3毛钱,糯玉米每公斤比原来多卖4毛钱。粮食效益高了,老贾的收益就有了“保险”,他的每亩地分红1000元,可是净赚的,没有经济投入、没有人力成本,腾出时间再去打一份工,这样的日子,老贾和乡亲们都说:“赶上好时代了,这好年景做梦也不敢想!”
  粮食主产区的组织形式变了——乡村振兴桃园示范区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赋予“工业动能”,实现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链拉长等多赢局面,为乡村振兴厚植经济优势
  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县,粮食主产区,地形地貌就像这个县的名字——广袤平原。水浇条件好、土质好,可一直以来粮食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却不高。为此,平原县委、县政府认真作了总结,认识到:农业的命脉在科技、在人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不利于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不利于新的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没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经济效益可挖潜力有限,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质量就会打折,乡村振兴就会受到制约。
  2018年,平原县决定在桃园街道做示范,拿出22个村庄的2万亩粮田,打造“粮食安全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上“捆绑”了四方利益:党委、政府要担负粮食安全的责任,村级组织要乡村振兴的集体利益,农民要土地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要新农场的经济效益。“一把钥匙打开四把锁,多方利益在‘融’的思维基础上破题上路。”桃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庆泉介绍。当地还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为农服务中心”,粮食烘干、储存全部就地实现,各种高端农业科技上百台套,13名博士硕士在这里当“农场主”,当地农民返回自己田里“打工”,既拿地租又拿工资。整个示范区村与村、地与地、人与人充分“融合”之后,土地净增了1000亩,这些地来源于原来浪费状态的“沟头河坡废弃地”。
  桃园示范区仅是平原县在传统农区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典型代表。之后的3年,平原县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为农业赋予工业动能,他们走的第一步就是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把土地“合”起来,目前全县已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586个,流转土地21.7万亩;第二步是让合起来的土地“再走一步”,进一步对接强企名校,已经启动建设了军粮食品产业园、思玛特肉鸡加工等产业项目35个,重点培育以福洋生物为龙头的“玉米链”、以广东海大为龙头的“肉制品链”、以青岛啤酒为龙头的“酒水饮品链”,打造三大百亿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集群,真正为农业赋予了工业动能。
  据鲁望集团万亩农场负责人孔繁涛介绍,2万亩优质粮基地成为一个“粮食安全联合体”,农资由鲁望公司集采,成本直接降低20%,质量更加有保障;产粮由中储粮、鲁粮统一收购,每亩地的收入增加150元;同时粮食主产地的生态效益明显显现,通过种养生态循环,有机肥代替化肥,消除土地面源污染,保障了粮食绿色生态安全。
  王洪霞认为,在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就传统农业大县来讲,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平原通过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领办土地合作社,让合作社发挥经济优势、融合优势,再进一步“挂大联强”对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把高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市场全部引入当地农田,进而实现“以工业动能搞农业”。这样的新发展格局,一举实现了粮食安全、优产高效、多方得利、乡村振兴。
(二)潘书河:“做军仓新村人,人合心也合。”
  “我家今天包饺子,给你们送来些尝尝。”5月6日中午,军仓新村居民潘书河敲开了对门贺玉芝家的门,递上了一盘热腾腾的饺子。
  潘书河和贺玉芝,曾经一个军屯村人,一个郑家仓人,2014年10月,两家搬到军仓新村,因一点儿小事出现了摩擦。“面对陌生环境心里空落落的,脾气也有些暴躁。”潘书河回忆起刚搬到新村时候的情景。
  “不仅老百姓没有归属感,咱干部开展工作也困难,邻里有矛盾,因为原来不是一个村的也不好管。”军仓新村第六网格党支部书记杨玉坤,曾经是军屯村党支部书记,之前邻里纠纷矛盾让他很是头疼。
  2020年,军仓新村撤销原村党支部,以楼宇划分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新村大小事务以网格为单位运行,老百姓大事小情都找网格员解决。如此一来,新村好管理,老百姓也大呼“满意”。潘书河和贺玉芝家的矛盾在网格员的调解下,顺利和解,眼下更是亲如一家。“远亲不如近邻嘛。”潘书河乐呵呵地说。
  “我是军仓新村人。”如今,军仓新村人家家户户都这样介绍自己。在党建引领的新村治理下,军仓新村正逐渐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新村组建后的治理模式变了——党组织构架破旧立新,探索“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网格化模式,构建“党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使新村居民融洽和谐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军仓新村现有1872户、5632人。在这里,村民们享受着均等化的公共资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0年前,这些村庄散落分布在马颊河沿岸。长期以来,小、散、弱制约着村庄的发展。“‘融合’才是发展的唯一出路。”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付涛介绍,2013年原张家仓村、郑家仓村、刘家仓村村民搬入军仓新村,4年时间,共5600多人搬入新村。
  由于搬入新村的村民众多,又没有统一的村党支部班子,需要管理的事项又千头万绪,一时间十分杂乱。村民们因习俗差异,邻里之间摩擦不断,这让新村治理陷入困境。如何破解治理瓶颈?“党组织融合是关键。”陈付涛一语道破。2020年,龙门街道破旧立新,新设立了11个网格党支部,构建起“新村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的网格化组织架构。随后,5600多名村民、127名党员通过“合推合选”的方式,选举出了军仓新村党委书记,新村也真正实现了组织上的彻底融合。
  村庄融合、组织融合、土地融合、服务融合,这几年军仓新村在探索“融合”上不断突破创新,突出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制、德治“党建+三治融合”新村治理新格局。这一做法成功入选全国34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31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和全省32个改革品牌。
(三)张希利:“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8年前,我的外孙生病,带孩子去镇卫生院看病,医院拍不了CT,孩子一直哭。我们老两口轮流蹬着三轮车往县城赶……”5月6日上午,前曹镇新秀苑新村张希利和记者说,“不方便、泥泞、闭塞……”张希利用这几个字形容曾经村里的生活。
  张希利今年59岁,前曹镇在镇驻地建设新秀苑新村后,张希利一家于2014年底搬进新村,从此日子变了样。“在这住,干啥都方便,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希利笑得合不拢嘴。
  “姥爷,我上学去啦。”吃了早饭,张希利9岁的外孙背上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出了新村东门就是前曹镇中心小学。送走了孩子,张希利打电话告诉远在哈尔滨的女儿,之前手术的异地住院报销已经办完了。按照以往,异地住院报销要去县城办理,路远不便,还要拖些日子。而现在,在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只需5分钟,随办随走,很方便。
  张希利一边和我们说着,一边扶着年迈的父亲下楼,来到新村对面的公园遛弯。阳光下,看着张希利扶着父亲在公园里缓缓地走着,恍若时间静止般美好。
  小城镇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变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打造服务农民区域中心,让群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打破城乡界限,城乡融合发展,让乡镇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这一点在前曹镇体现得淋漓尽致。前曹镇镇驻地面积5平方公里,占整个前曹镇的三十分之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高标准小区、养老院、党群服务中心、省级规范化小学、乡镇公园、为农服务中心等27项配套设施齐全。
  “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实施镇驻地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三大提升工程,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前曹镇党委书记宁军说,高标准建成新秀苑等5处新村,前张村、万王村、吴家庙等1038户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目前镇驻地人口已达1.5万人。投资1000万元的前曹镇公园,园内亭台廊架、水系园林、健身广场风景如画、令人神往。
  前曹镇省级规范化养老院里,184位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镇中心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小学,19个教学班里,700余名孩子就近上学问题得到解决;前曹镇便民服务中心可办理164项业务,全年业务量达到2万多件;2家卫生院、35家卫生室让百姓不出乡镇就诊看病……
  在镇驻地新村两公里半径范围内规划建设了2个农业产业园、1个工业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联化科技、投资10亿元的盛原服装,投资7.5亿元的康博环保项目等7家规上企业相继落户,7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路、致富路,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
  在这里,百姓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15分钟生活圈”已渐形成。
(四)朱洪泉:“农民变工人,家门口就业!”
  今年50岁的朱洪泉家住恩城镇北城新村,现在是森力集团包装生产线的一名工人,其儿子、儿媳就在旁边的制罐公司上班。公司到家仅有500米的距离,一个月1.5万元的收入让一家人“安其居、乐其业”。
  这在几年前,朱洪泉想都不敢想。“那时我每天凌晨三点出门,拉过砖、送过家具,最多的时候一天跑七八百里地,就挣几十块钱。”后来,他送家具的三轮车报废了,买辆新车需要钱、孩子上学也需要钱,起早贪黑又挣不到足够钱,这让朱洪泉感到崩溃。
  3年前,恩城镇本土企业森力集团年产啤酒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扩大规模、提高产能迫在眉睫,急需大量工人。这给朱洪泉带来了机会,他成了森力的一名员工,每个月6000多元的收入让他感觉很踏实。如今,朱洪泉一家除了拥有北城新村的房子,又在恩城镇博汇小区买了一套,还买了汽车,妻子在新村工艺品加工点领了零活,月收入过千,还不耽误看孙子。
  产城融合带来的城镇面貌变了——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三产融合”思路,延伸啤酒产业,促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城镇人口增两倍,人均年增收达4.5万元
  走在恩城镇恩州大街上,人多、商铺多、车辆多,商业街像小县城一样繁华。“全镇人口近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万人,是10年前的3倍。全镇10条商业街共有商铺2500家,近两年增加了200多家。”恩城镇党委书记孙建说。
  恩城镇以建设“驻地4万人居住规模”为目标,近年来完成了14个村庄的棚改项目,实施了滨水公园等60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建设了8处新村,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然而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恩城镇确定了“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除了发展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休闲养生等10余种业态商业,还建设了啤酒、民营和农业3个产业园区,其中以森力、雪帝、汉德3家啤酒厂和高森制罐、金帝制盖2家啤酒包装企业为龙头的啤酒产业体系,啤酒年生产能力超70万吨,利税3000万元。目前全镇规上企业30余家,去年工业总产值40多亿元,1.6万名农民实现了当地就业,在保证土地收益的同时,人均年增收4.5万元。目前全镇二、三产从业人员2.36万人,占全镇劳动人口的68.6%。
  3年来,恩城镇通过对人、产业和城镇深度融合,打造了全国首个啤酒特色小镇,并入选为全省第二批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和“省级特色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平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东认为: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有殷实繁荣的产业基础“积蓄人”,有治理有效的社会环境“塑造人”,有舒适靓丽的幸福家园“涵养人”,像恩城这样的繁荣城镇,不但没有人口流失,反而聚集了人口;这样的城镇不是“花瓶”而是“花园”。
□本报记者王育恒本报通讯员金吉鑫刘志东董娟王亚群
记者感言
“融”出城乡发展一体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平原县在实践中体会到,如果就农村说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农村的面貌很难改变、农业的优势很难造就;只有为农业赋予“工业动能”,为农村注入“城市资源”,真正实现农工融合、城乡融合,以工强农、以城带乡,农业才有效益、农村才有希望。这个过程,最有力有效的途径就是——融合之道。
  平原县坚持走融合化之路,打造了传统农区实现振兴的“桃园示范区”,培育了区域化为民服务的新样板“前曹小城镇”,推出了以党建引领服务转型的军仓新村三治融合体,建成了以支柱产业支撑城镇繁荣的“恩城全国重点镇”,全县融合之路越走越宽,融合成果遍地开花,融合化发展成为新的发展格局。
  平原深刻认识到:融合发展是一种正确方向和科学方法,现在才刚刚破题上路,今后要深入推进。融,是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用融的思维去推动“五大振兴”,乡村发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平原县委、县政府正在通盘谋划、一体筹划、整体规划,下定决心,持续发力,用融的思维方式布局全县100万亩良田,用融的思维方式布局城乡一体化资源配置,力争融出平原乡村振兴的多赢局面。
□本报记者王育恒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乡村振兴 平原一“融 ”俱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