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渤海路街道困难群众宋金国身残志坚,绣十字绣网上销售——
“靠双手赚钱 生活才更有滋味”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王洁令纪金林
  2月19日,庆云县渤海路街道李云曲村村民宋金国委托庆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将一幅《骏马奔腾》十字绣送给了山东福沣红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这幅十字绣作品,他绣了两个多月。
  前不久,张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志愿者转发的一则帮助残疾人宋金国卖十字绣的消息,他联系志愿者花8000元购买了一幅人物绣品。“这个绣品我卖2000元,可好心人非要拿8000元买。我知道人家这是帮助我、鼓励我,我就再绣一幅送给他,表示感谢。”宋金国说。
  宋金国今年54岁,11年前患上了腰椎疾病,下半身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也离他而去,留下他和儿子相依为命。2016年,宋金国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庆云县残联帮他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定期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017年5月,庆云县启动“三帮一”扶贫助学行动,宋金国的儿子成为首批帮扶对象。但宋金国并不想只靠救济过日子,“我虽然腿部残疾了,但眼睛和手依旧灵活。”他萌生了绣十字绣赚钱的想法。从来没拿过针线的宋金国,日夜在家练习,手指头被绣针扎了个遍,眼睛遇光就流泪,颈椎累得生疼。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绣成了两幅作品,分别是长2.47米的《八骏图》和长2米的《家和万事兴》。宋金国满心欢喜,原以为卖出这两幅作品,可以给儿子上学添些生活费,没想到却无人问津。村里的扶贫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则爱心售卖的信息,4天后,两幅作品被网友高价买走。
  “我知道,很多网友愿意买我的作品,都是出于好心,但我一定要不断提高技艺,拿出更好的作品,让好心人觉得物有所值。”宋金国说。随后的两年,宋金国通过绣十字绣挣了3万多元。通过扶贫政策帮扶和卖十字绣所得,宋金国一家早已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在宋金国家中墙上贴着一张扶贫明白纸,他细算了一下:土地流转收入2800余元,低保收入5800余元,残疾人生活补贴1200元,残疾人护理补贴960元,扶贫项目收益2000元,一系列补贴加起来每年有1.276万元收入。
  “尽管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但我们不能只等着国家救济,我身体有残疾,但我思想不残疾,我一定得想办法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宋金国说,只有这样,生活才更有滋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靠双手赚钱 生活才更有滋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