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刘强李猛杨洪涛发言陈勇张志华徐向红郭永军刘冠凤郭晓东周逢民韩建亭参加

  本报济南讯(记者王贺)2月2日下午,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德州代表团集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省委常委、秘书长刘强;市委书记李猛,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勇、张志华,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向红;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委员、省委专职副主委郭永军;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工商联一级巡视员刘冠凤;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郭晓东,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山东省分局局长周逢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建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玲,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孟祥刚等参加审议。
  刘强说,李干杰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精准客观,安排工作求实务实。过去五年,我省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关键性变化,初步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全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加速形成。落实好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定位和优势,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凝聚亿万齐鲁儿女的智慧力量,在开局之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德州市落实好省委部署要求和这次省人代会精神,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解放思想、担当作为、求真务实,切实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要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用好北京创新资源,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提高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透明化。要保障改善民生,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消费边际倾向,千方百计扩大群众消费需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经济安全运行、社会稳定底线,为“十四五”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李猛说,省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山东实际、契合群众期盼的好报告。落实好报告精神,关键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蹚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活力德州、智造名城”,抓实“链长制”,着力构建“541”产业体系。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提升计划,建设京津冀鲁高端食品供应基地。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现“弯道超车”,加快由“跟跑”向“领跑”“并跑”跃升。跑出跨越赶超之速。举全市之力建设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战场”,坚持每月一次集中签约、开工。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重点抓好总投资3105亿元的402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5年内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村庄改造提升。夯实改善民生之基。实施就业优先工程、学前教育攻坚年行动、社会保障工程、健康德州工程,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七有”向“七优”推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杨洪涛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政治站位高、引领作用强、宗旨意识牢、发展信心足的好报告。我们将对标对表,狠抓落实。产业培植精准发力,深化顶层设计,提速动能转换,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乘势借力,积极服务国家和省发展大局,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双招双引,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乡村振兴激发活力,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加强全产业链设计,扛稳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政治责任,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绿色发展厚植动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坚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改善民生倾心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切实办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滕海强、林春元、王洪林、常怀春等4名代表也作了发言。
  省应急管理厅厅长秦传滨、省财政厅副厅长陈东辉列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