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德州展区的观众络绎不绝。 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岳晓蕾
文化产业亮点举措
■着力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宏观指导和分类研究,编发《德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目标作出顶层设计
■重点打造德州电影小镇、中国黑陶城及文化惠民消费季等德州文化产业新亮点、新名片
■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农业、教育、体育、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时值冬日,寒风吹不散浓厚的文化氛围。漫步在董子文化街这条千余米长的街区,沙王河沿岸的石刻文化长廊里展示着从孔子到孟子、从董仲舒到朱熹一脉相承的儒家故事和哲理名言。
文化内涵深厚、产业繁荣发展的城市文化街,不仅给广大市民带来一个提供文化熏陶的好场所,更是一座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的象征。“回顾‘十三五’,我市立足本地文化优势,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强势,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提质增效,做到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文化力量。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靖寰说。
破冰突围,文化产业成绩斐然
翻看5年来的成绩单,一项变化尤为可喜——德州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考核工作由全省排名靠后跃至连续几年保持在全省前列。几年来,全市文化产业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25%、4.33%和4.4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主动担当作为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宏观指导和分类研究,先后编发《德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德州市主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目标作出顶层设计。 ”倪靖寰说。
同时,我市争取上级资金3.15亿元,还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了德州电影小镇、中国黑陶城及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文化产业新亮点、新名片。目前,电影小镇已吸引十多家企业入驻经营,连续3年补贴入驻影视公司280万元。由园区企业参与制作的院线电影、微电影、舞台剧等达310部。文化惠民消费季自2017年启动以来,市级投入文化消费引导资金140余万元,全市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822万元,直接带动消费2592万元,连续两年名列全省前列。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