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寰宇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现场。 记者 路龙帅摄
有研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记者 路龙帅摄
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综合示范区项目效果图
德州万众智能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图
内设机构缩减62.5%,领导班子职数核减40%,管委会人员精简52%,专业招商人员增加32%,无震荡分流安置102人,剥离社会事务事项161项、下沉40项,承接市级行政权力事项1217项、省级47项……这一组组数据,展示的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锐意进取的决心和气魄圆满完成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成绩单。
2020年,把大刀阔斧的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治本之策”的开发区没有停下脚步,一场关乎全新机遇、关乎未来发展的改革依旧在路上——进入第四季度,全区围绕“提升开发区首位度、打造德州发展增长极”总体目标,切实紧起来、严起来,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百倍努力追求最佳效果,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智造德州、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充满潜力,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三大高地”。
一号工程倾力打造活力之源
近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元科技园,英望科技的工人正在对刚刚下线的一批手机主板进行检测,这批主板将全部出口海外。落户不到半年,企业就顺利实现量产。而当初,总部位于深圳的英望科技正在同步考察国内多个城市,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不是他们的“首选”。
让企业改变主意的是德州发展环境的变化。由于广东租赁的生产基地马上到期,企业需要尽快接续生产扩大产能,他们对落户后的项目进度和车间标准提出了要求。虽然这个要求对开发区来说落实起来有困难,但是答应企业的事情就要办到。开发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召集8个区直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从车间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层层把控助推施工进度。
更让企业欣喜的是,开发区创新招商运营模式,引入基金为企业产业升级“输血”,这样的诚意让企业董事长黄子恺深受感动,决定将英望科技(深圳)总部迁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助推当地进行产业链招商。
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开发区全面推动“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全力激发全区招商引资活力。他们通过积极用好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京鲁数谷(太阳能小镇)、国家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综合示范区项目、应用技术研究院、绿地创新谷等“五大载体”,多种模式开发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围绕招引来的项目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看准的项目、签约的项目,盯紧看牢,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京鲁数谷、沪江建筑、英望科技、宇航派蒙、玉华科技等19个项目成功签约,合同投资额158亿元;北方应急(医疗)救援产业综合示范区、中机寰宇、氢璞创能等31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总投资141.96亿元,到位资金35.44亿元;万众、华创融盛、国药洁诺等39个重点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到位资金47.57亿元;有研、盛邦、美健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到位资金45.4亿元;格力、深兰科技、星辉数控等45个项目积极洽谈,意向投资额212亿元。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8.9%、6.0%、5.9%。
刀刃向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随着开发区整个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强大动能也因之不断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上生发。
前不久,山东小晓麦铺博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部领到了全市首张支持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的“智能新零售”企业营业执照。“智能新零售”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零售行业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实现“零售+科技+媒体”一体化的零售新模式,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的线上服务新模式发展企业。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领新型消费,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先试先行招引了一批项目,其中就包括山东小晓麦铺博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智能餐饮零售服务,致力于通过“集群式食品工业园+中央厨房+移动式前端门店”等方式,结合全新供应链(冷链)、“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更好地服务于餐饮行业发展升级和智慧城市供应链。
作为新业态下的新型消费运营模式,面对该类市场主体审批盲区,为更好地服务其落地,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城管等多部门集体研究论证,从激发市场活力出发,区行政审批部“以包容审慎的原则对待新业态新模式”,打破惯性思维,大胆尝试,创新审批模式,帮助企业顺利取得营业执照。
开发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制胜法宝,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坚持“刀刃向内”的改革方式,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营商环境主要涉及政策兑现、融资用工需求、证照手续办理、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等实实在在的问题,他们坚持一企一策,一件一件解决。针对收集反映合理的问题,由分管领导带队,率职能部门,分类现场办公,逐类逐一限期解决。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在现场解决。并多次围绕金融对接、用地协调、行政审批、水电气配套、用工推介、政策兑现等进行专题协调。
在这种工作力度下,1至10月,全区减税降费2.67亿元。依法依规审核通过27家企业优惠政策资金5556万元。完成5家企业2.81亿元过桥转贷业务。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28个。
眼下,这一刀刃向内的改革还在继续。“要超前谋划区属国企改革保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顺利完成。做好‘管委会+’体制机制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 6月9日,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时,市政府党组成员、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震秀强调。他要求,由区级领导带队到上海市松江区、张江区等先进地区,学习园区建设、国企改革、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力争将先进经验学懂吃透,为推动全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打造德州发展增长极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之钥开启美好未来
说起成功申领到省级创新券,德州润泽新能源总经理王林竖起大拇指:“多亏了开发区的培训,让我们了解到创新券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对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产生的检测费,省财政补贴60%,开发区补贴20%,两级叠加,能兑付到80%,可以给企业降低很大的经营成本。 ”今年通过参加开发区创新券使用管理培训,该企业了解到创新券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支持力度后,积极将这一政策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于9月30日在系统内提报了10800元的科技创新检测单并成功通过市级主管部门审核,就这样,德州润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经开区本年度申领省级创新券的第一单。
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只有跟得上,才能走得稳。为提升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开发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不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产业能级,推动产业高端发展。他们积极发挥企业研发主体作用,面向三大主导产业重点企业,每年筛选一批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积极争取列入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库。强化企业投入主体作用,主动争取上级研发投入奖补资金,鼓励企业扩大有效研发投入,加快提升企业研发实力。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创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并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破百行动”,主动对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作为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撑,开创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工作新局面等。
如今,开发区拥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7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总量6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82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47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2%,均居全市首位。中化集团先进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晋升全市唯一一家全省示范数字经济园区。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其中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0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1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新获批财政部无偿奖励资金1000万元。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赵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