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母亲河畔升起璀璨明珠
——德州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屈大鹏杨鸣宇 本报通讯员崔志华

齐河黄河景观


齐河博物馆群


齐河黄河大桥


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


豆腐窝引黄闸


  黄河在德州境内总长62.5公里。近年来,德州市依托沿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以担当带动担当,以有为带动有为,以钉钉子精神开创新局面,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机遇叠加
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作为德州市唯一沿黄县,目前齐河县正迎来“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济西齐河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机遇,众多战略机遇叠加,让齐河的发展充满底气。
  立足“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齐河不断探索与沿线城市的合作,塑造新优势。借势济南“北跨”,齐河被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规划。
  作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要“西翼”,齐河充分考虑与省会经济圈的协调发展,在规划编制、交通对接、产业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依托齐河在承载空间、投资成本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省会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齐河70%以上的项目与省会产业配套,60%以上的游客来自济南。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齐河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对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年10月,齐河启动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黄河文化等7个方向,明确了18项具体研究课题,谋划了38项重大政策、事项、工程。坚持生态优先、产城融合,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努力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出彩的齐河篇章。
绿色先行
打造百里黄河生态廊道

  齐河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先后开展绿色通道、大地林网、围村林、黄河防护林等四大生态林建设工程,重点围绕水系、道路两侧植树造林,在主城区建设万亩生态防护林,全县每年新增绿化面积4万亩以上。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齐河启动生态修复工程,以济齐湿地一体化为契机,推动齐河黄河湿地和济西湿地公园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百里黄河生态廊道。以水环境治理为突破口,按照“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思路,对全县重点河道进行疏浚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县构建起以绿为底、以水为魂、水绿交融的生态景观体系。
  为推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齐河下决心向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动手术”、下重手,先后实施总投资25亿元的永锋钢铁除尘、金能干熄焦等技改项目,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457家、砂石料场106家,关停取缔窑炉21家、燃煤小锅炉189台,2019年秋冬季 PM10改善率、减少重污染天数均居德州市首位。
文旅融合
用文化点睛“旅游集群”

  9月22日,以“黄河之旅·德州有约”为主题的首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在齐河隆重开幕。
  近年来,德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全力做靓文旅品牌,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积极构建旅游协作新格局,努力推动德州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形象“靓”起来。
  说起齐河旅游,最先想到的是黄河国际生态城,这座2008年规划建设的生态之城,正迅速变为魅力独具的“绿城”“水城”。
  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的前身是黄河北展区,是为预防洪汛和凌汛于1971年经原水电部批准兴建的黄河北岸新堤。
  2008年7月,国家取消黄河北展区防洪防凌功能,同意当地政府自由开发利用。30余年的休养生息,使这片土地成为周边“生态最原始、环境最幽静、空气最清新、水质最纯净”的“宝地”。齐河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作出了“依托黄河北展区、建设黄河国际生态城”的战略决策。同年11月,国际生态城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旅游项目,被省发改委列为服务业重点项目。同时,聘请专家精心编制规划,着力将此地打造成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蓬莱深耕旅游业多年的李海锋看中齐河的大手笔,在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建设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水上世界、欧乐堡动物王国、齐河博物馆群等“旅游集群”。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土壤,从民俗中挖掘地方文化生命线”是山东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锋一直坚持的理念,他始终定位“精品旅游”,践行文旅融合。
  目前在建的齐河博物馆群项目,仅基建投资就达120亿元,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古建筑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大型文化博览基地。
  齐河博物馆群项目包括黄河文化博物馆、沉香木展览馆、地矿博物馆、古生物化石馆等19个博物馆,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有1.7亿年历史的树化玉、精美的沉香木雕、巨大的黄河象化石等各式各样的展品。
  “齐河区位优越,交通方便,黄河国际生态城三分水三分绿三分建设,环境优美。 ”李海锋说,齐河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吸引着他在此持续耕耘。
防涝抗旱
千方百计守护黄河安澜

  作为黄河下游地区,近年来,齐河始终把保障黄河防洪安全作为黄河治理的首要任务,累计投入6.5亿元,实施黄河堤防加固、官庄险工改建及务头闸、祁庄闸、刘连闸、甘于闸新建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各类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为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齐河先后实施了潘庄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节水提升改造工程以及9个小农水重点项目,新建维修机井1800余眼,新建泵站60余座,覆盖耕地面积50余万亩,有力保障了农田灌溉、农业节水、粮食稳产丰产。
  借助黄河北展区开发建设契机,齐河加快黄河滩区搬迁,投资29.3亿元规划建设了古城苑、望岱、滨河、龙泉4个社区,推进沿黄39个村庄、2.2万名群众整体搬迁,让群众从堤下搬到楼上,不出社区就能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民不仅有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在黄河国际生态城务工的农民达3000余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
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让沃野生金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和省委对德州提出的“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的要求,齐河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传统产粮大县,齐河具有良好的粮食生产基础,连续12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亿公斤以上,建有全国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8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步伐,齐河大力发展藜麦产业,引进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团队,联合山东师范大学共同开展藜麦优质育种、高产示范种植、食品深加工研究,培植集藜麦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全国藜麦产业龙头。
  齐河积极发展蔬菜、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建“黄河三宝”、黄河大米等农产品品牌30余个。同时,利用沿黄风景秀美、宜居宜游的生态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以休闲体验、水域观光为主的“黄河人家”“黄河味道”农家乐、精品民宿,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10处,年游客接待量达3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千万元,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齐河因地制宜,为具备搬迁条件的村庄建社区,目前建成、在建社区57个,惠及13万人;为暂不具备搬迁条件的村庄优化环境,累计投资7亿多元,按照“两通三化四清”标准(街巷硬化户户通、排水管网户户通,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清旧宅、清垃圾、清渠塘、清乱堆乱放),实施综合改貌工程,637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扎实开展“七改”工程,近3年累计投入23.1亿元,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整县制推广“改厕+生活污水一体化”厕改模式,改造旱厕5.17万户。
讲好故事
为黄河文化注入更多德州元素

  齐河坚持把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以晏婴为代表的齐文化等地域文化。对于黄河号子、打夯小调、绣球灯舞、一勾勾民间曲艺等黄河民俗文化,全面做好保护传承和弘扬研究,延续历史文脉。
  为使黄河文化拥有更多鲜活的生命力、努力讲好黄河故事,齐河以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全国道德模范、“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等先模人物事迹为引领,提炼出“爱国爱乡、厚德重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拼搏争先”的齐河精神,广泛开展“诚信之星”“双十佳”等模范评选活动,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同时,齐河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创优工程,先后推出了《额尔古纳的齐河人》《情满高原》等系列精品力作,让齐河好故事、齐河好声音广传四方,不断提升齐河知名度、美誉度。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