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师在指导患儿进行配对练习。记者唐志梅摄
□本报记者滕璐刘潇本报通讯员陈亚囡
走进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色彩斑斓的卡通画墙壁、教具一应俱全的治疗室等首先映入眼帘。据了解,该儿童康复基地为德城区首个,已于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这所基地挂靠单位是德城区妇幼保健院。
医教结合托起特殊儿童成长梦
“童童,你看这里,能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吗?”在认知课上,治疗师刘念指着桌上的两个苹果和一个梨,给童童做配对训练。
3岁的童童自幼患有孤独症。“他小时候活蹦乱跳,生长发育也正常,就是喜欢自言自语,我们也没当回事,以为孩子大点就好了。直到今年9月开始上幼儿园,老师发现他不喜欢与别的孩子互动,还总是咬人打人,劝我们去医院检查,才来到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童童妈妈说起来时十分懊悔。“孤独症的孩子,一般表现为言语刻板,不合群,答非所问。”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负责人何俊玉告诉记者,治疗师针对孩子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康复的同时,也能尽快融入社会。
何俊玉根据童童存在的问题,建立康复档案,分阶段制定康复目标。目前,童童每天需要上个训课、言语课、认知课、感统课,每节课30分钟,每周上6天。“孩子已经上了7天课了,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开心的接受,变化不小,希望他尽快回到幼儿园。”童童妈妈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在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传统康复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多种专业康复疗法。在众多治疗室中,记者看到了一个与幼儿园教室差不多的治疗室,被称为集体活动室。“我们定期会安排孩子上集体课,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也为尽快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何俊玉说。
医教结合不是医疗与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医为基础,医教结合,这是何俊玉始终秉承的理念。儿童康复基地的工作人员,既要有医学康复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力。“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通过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走进正常学校,开始正常的生活。”何俊玉说。
贴心服务打造多学科融合康复体系
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的孩子大都是脑瘫、言语发育障碍、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发育迟缓、孤独症的患儿,对于他们,医护人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10月16日下午3点,家住夏津的奇奇准时出现在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看见他的治疗师赵同奎,他摇晃着身体走过去,开心地扑到了赵同奎的怀里:“叔叔好!”
5岁的奇奇是一名痉挛性脑瘫患儿,之前一直在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奇奇的病情不算重,但确诊晚, 1岁半才确诊, 3岁多才做功能训练。”说到这里时,赵同奎有点惋惜,刚来时,他无法站立。经过3个多月的康复,奇奇可以走几步路了,如今,已经能走几十米远了。
奇奇的康复与赵同奎的精心呵护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只见奇奇双脚站在有坡度的木板上,赵同奎双手紧紧扶住他的胯部。“加油,奇奇,用力站起来。”赵同奎鼓励地说。蹲下、站起来,奇奇交替做这样的动作,赵同奎一边触摸他发力的肌肉,感受发力的位置,一边在他用力站起来时,给予阻力,锻炼他正确蹲起姿势……几个回合下来,赵同奎脸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脑瘫患儿走路时,因大腿内收,肌张力高,脚后跟无法着地,治疗师需要徒手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赵同奎说,奇奇喜欢不停地说,因此就不停地跟他聊天,让他有兴趣坚持锻炼。实际上,每位治疗师都跟赵同奎一样,都有一项“神奇”的本领,能让患儿喜欢上康复治疗。
目前,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有医师3名,康复治疗师4名,中医针灸推拿医师1名,护师3名。医生、康复治疗师均来自特殊教育、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等专业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多渠道救助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患儿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康复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019年下半年,德州市医保局出台关于脑瘫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医保支付政策:在定点医疗、康复机构门诊,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医疗费用按项目支付,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脑瘫、肢体残疾儿童门诊每月医保报销额度不超过2500元,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孤独症儿童门诊每月医保报销不超过1250元。
德城区儿童康复基地既是治疗机构,也是残疾儿童的评定机构。基地启用后,何俊玉耐心地讲解政策的好处,积极为每一位符合政策的患儿办理报销手续。“我家孩子以前做康复,每个月都花费近3000元,自从享受了门诊医保报销政策后,每个月才花不到500元。”一位患儿的妈妈说。“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申请省残联的救助项目,申请成功后,符合条件的患儿,每年还能多报销15000元,到那时,患儿康复几乎就不用自己拿钱了。”何俊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