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五老”志愿者范金河购买千册书籍学习红色理论,为让农村青年听课自掏腰包请客——
为5000余人授课传承红色基因
  □本报记者郑东岩 本报通讯员张梦娜
  9月23日上午,陵城区第四实验小学报告厅,71岁的“五老”志愿者范金河为小学生做了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报告。他结合小学生特点讲述了小萝卜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听众反响强烈。
  范金河1949年5月出生于陵城区,1968年参军入伍,1971年转业到邯郸冶金矿山管理局,1999年回到山东,现于宁津县定居。“我与共和国同龄,我当年在单位的时候,就受雷锋、焦裕禄这些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的感染,觉得他们为祖国奉献很伟大,就自发地给单位同事讲党史国史。 ”
  为了讲好传承红色基因的课,退休以后,范金河自费参观了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等10余处革命圣地,30余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购买了1000余册相关书籍,他平时省吃俭用,却在这些事上花费了15万余元。“其实我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傻子’,这是别人给我起的。 ”自2017年起,范金河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宁津县部分中小学主动送课上门。“人家不认识咱啊,还以为咱是搞推销的,或者是收费讲座。 ”不是把范金河推出门外,就是借口领导不在不予接待。范金河没有气馁,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三次,终于在宁津县的部分中小学开讲传承红色基因课程。“最困难的时候,我找到了市关工委,说明了我的情况。市关工委很重视,考虑到我原籍是陵城区,就安排陵城区关工委和我做好对接事宜,并且联系了部分中小学,让我能够顺利讲课。 ”目前,范金河已经为20多所学校讲授了传承红色基因课程,受众达到5000多人。
  光是给中小学生讲还不够,范金河还想在农村青年当中推广红色教育,但是这项工作更难。农村青年白天外出打工,晚上回家休息。 2019年的一天,他晚上到了老家陵城区前孙镇李集村,想给村里的青年讲课,但是正好赶上饭点,青年们表示吃完饭再听课。考虑到这样进行以后,再回到宁津的住所就已经是半夜了,范金河表示,让他们先听课,听完后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饭。“听课的青年说,你不为名不为利,这不是傻子吗?我说,人没有钱不行,但是不能光看重钱,还要有理想信念。 ”范金河回忆道。目前,范金河已经为农村青年讲授10余场,受众500余人。
  因为不遗余力的付出,范金河在2019年被市关工委授予“全市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懂弄通做实,不怕碰钉子,不怕受委屈,真正发挥‘五老’作用,把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一代传承下去。 ”范金河说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5000余人授课传承红色基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