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姥爷家的大缸
□程先利
  姥爷有一口大缸,黄底红沿,四周缀满九条口含宝珠的大龙。站在缸沿大喊一声,嗡嗡的回声足能缭绕十几分钟。姥爷一直视大缸为家中的珍宝。
  从我记事起,姥爷每天清晨总要围着大缸转三圈,然后把我叫到跟前,抱起我,让缸沿担着屁股蛋,他眼中现出满足而快乐的光芒,念念有词地说:“生粮食,生粮食……”我就纳闷,问姥爷是怎么回事,姥爷对我说,“这是口宝缸,逢到大灾大难、颗粒不收的年景,这口大缸就能救全家人的性命,是祖上留下的逢凶化吉、消灾避难的宝物”。说到这儿,姥爷便腾出一只手极快地拍打着缸沿,那忽紧忽慢忽大忽小的嗡嗡声似一首美妙的乐曲,令人荡气回肠,神清气爽。
  后来,姥爷告诉我,是他的父亲、我的老姥爷传给了他这口缸,而老姥爷又是从上一辈那儿继承下来的。如此追根寻源,便可回溯到很久以前的岁月。那时候,姥爷家很可能是一户人丁兴旺、家财富足的大户人家。在姥爷的传说里,有一年闹蝗灾,村里很多人都下了关东,姥爷的先人把仅有的一口袋粮食倒进大缸,准备和其他贵重东西埋起来后也下关东,谁知第二天早上揭开缸盖一看,满满的一缸粮食。先人便招呼没有走的村人来挖粮食,随挖随长,总也挖不完。
  姥爷一讲这些老掉牙的传说,姥姥便与他发生一场唇枪舌战。姥姥说:“还随挖随长,你亲眼见了?从嫁到你们家来也没托缸的什么福,净受罪哩! ”姥爷就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忘了那年鬼子来到村里,看到你,一个劲地追你,咧着嘴叫‘花姑娘,花姑娘’,还是我把你藏在大缸里,才没让鬼子糟踏了。 ”“糟踏了我你就跟多么光彩似的!”姥姥开始强词夺理了。姥爷便倒背了手,口里嘟嚷着:“惹不起俺可躲得起。 ”走出了家门。
  姥姥叹口气,对我说:“可也是,这口缸就是咱家的活历史,建国后,土地分给了个人,种着自己的地,粮食收成好,缸里的粮食也是满满的,那时正是建设时期,每年都卖出不少余粮给国家。 1950年抗美援朝,把你二舅送去了朝鲜,一缸粮食也送上了战场。后来互助组,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成立后,这口缸就在大队里盛粮食。三中全会后,土地又分给了个人,这口缸物归原主又回到了咱家。 ”
  姥爷一生种地,不过他说,让这口缸正正经经地装满麦子是现在这盛世好年头。改革开放四十年,姥爷的日子过得特舒坦,他精心侍弄的那几十亩庄稼也就疯长。
  如今姥姥已去世多年,
  姥爷也是102岁的老人,世
  事沧桑,人生的大起大落都
  一一经过,见证了一个世纪
  的起起伏伏,如同那口大
  缸,听着岁月的声音,内敛
  而厚重。最近几十年,我多
  次听到姥爷感叹:“现在的
  人呵,日子这样好了,还是
  不知足,还可着劲儿地向更
  好的日子奔! ”
  看看老乡们这几十年的表现,我认为姥爷总结得恰如其分。大包干之后,老乡们缸里有余粮了,也曾有过短暂的满足,可很快又企望着兜里有余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摔打干净脚上的泥土去务工,去经商。在我们周边,一个个市场逐渐形成,大工厂、小作坊,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家乡各个角落的老乡们,也不再老老实实种那几样老牌庄稼,而是从土地上直起腰来,眼睛盯着市场,什么挣钱种什么。人们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早已实现了小康。姥爷的儿子,也就是我舅舅,靠着住在铁路附近的便利,先是干运输,后是干建筑,再后就是自建了沿街门市楼,日子很快就富裕了,光楼房就好几套。现在姥爷所在的乡村城镇化进程如火车刚启动时的车轮,越来越快了。姥爷的那口大缸不再储存粮食,成了摆设,成了文物,成了风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姥爷家的大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