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王法成杨光朋
眼下,德州人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与平静,若不是进入一些公共场所仍要查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新冠肺炎疫情仿佛已成为过去。
不过,德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常树风脑中紧绷的弦一刻也没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不过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近期国内也出现了聚集性病例,我们切不可有任何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他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次体现责任与担当的考验。作为全市卫生健康行业的 “指挥部”,市卫生健康委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闻令而动机制先行
防控体系迅速建成
本应安宁祥和的春节,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疫情就是命令,1月23日,市卫生健康委下通知取消春节假期,全员上岗24小时应急值守,并迅速制定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市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随即成立,下设综合协调、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7个专班,集中调度委机关人员,建立“一天一调度、一天一督导、一天一报告”制度,有序组织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疫情防控需全市下好一盘棋。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各部门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疫情防控专家组、咨询专家组、救治专家组、技术督导组、科研攻关组以及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专班等;预防控制指挥部与临床救治指挥部分别在市疾控中心和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这些机构凝聚起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组成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有了保障。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鲁原多次带领救治专家组赶往各县市区,参与重症患者会诊和抢救,常常是半夜出发清晨返回,来不及休息又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综合协调专班成员齐峰每天忙碌至少16小时,联络17个监测点,收集全市疫情动态信息,每12小时向省卫生健康委汇报一次,情况千变万化,电话接了又打——这是市卫生健康委工作状态的缩影。疫情期间,他们全员按下“加速键”,连轴转成为常态,但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怀着战疫必胜的信念,在每个岗位上倾力奉献。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千方百计救治患者
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千方百计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疫情最严峻之时,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所在。
救治患者离不开充分、规范的硬件保障。市卫生健康委认真研究、果断决策,按标准规范设置定点医院12家、发热门诊36个、集中隔离场所26处,设置救治床位370张、留观床位117张。
亦离不开能力强、素质高的医护队伍。市卫生健康委迅速组建744人的卫生应急队伍参与一线救治,储备1022名救治人员。与此同时,按最新版《防控方案》《诊疗方案》,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演练;集中呼吸、传染病、重症、影像、检验、院感等专业专家,指导参与患者救治,并及时组织省、市专家会诊;在市人民医院开通远程影像会诊,为县级定点医院提供技术指导。
面对施工人员难以调集、市场关门、企业停产、车辆停运等不利因素,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定点医院昼夜施工,以“火神山速度”改造完成。 2月7日,所有确诊病例都转运到定点医院,“一人一案”进行集中救治。
很多振奋人心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着。所有医务工作者不惧风险、不顾劳累,没有怨言、没有犹豫,攻坚克难、尽责担当,冲锋陷阵为这座城市所有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口罩、护目镜在脸上留下的勒痕,防护服里被汗水浸得发白的肌肤,都是他们闪耀的“军功章”。
不计报酬不问生死
危急之际伸出援手
“同胞有难我必勇往直前!”“不计酬劳,不计生死!”面对荆楚大地传来的呼救声,我市抽调精干力量,派出援鄂医护人员5批次42名,一封封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见证了他们的勇敢与坚决。
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艰苦卓绝,援鄂前线传来的一张照片为此做了诠释——3名“全副武装”的医生、护士,肩靠肩坐着,闭着眼睡着了。“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意味着至少6个小时里不能吃喝和如厕,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是常态。 ”我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傅启凯称,在黄冈的头一个月,他一天也没能休息。市疾控中心检验员刘维超本打算3月4日结婚,为了驰援湖北不得不推迟婚期。禹城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安在2月4号那天有了自己的女儿,仅仅一周之后,就赶赴湖北。为了便于防护,齐河县人民医院护士王婷用酒店里的剃须刀把头发剃掉,三千青丝纷纷落地,像一面飘扬的旗帜。
2月12日,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已收治的18位患者被转运到省胸科医院集中治疗。市卫生健康委及时抽调4批次25人到省胸科医院参加一线集中救治。3月16日,德州本地最后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在家庭中,这些医护人员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但在湖北一线,在省胸科医院一线,他们暂时“抛弃”这些身份,只知道自己是“白衣战士”。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全力阻止疫情蔓延
市中医院主治医师孙青山,在德州火车站执勤时过了38岁的生日。疫情发生后,他被派到火车站,有湖北籍旅客下车,检测体温正常后,他要详细记录信息,并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将旅客送至疫情防控留观站。“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阻止疫情蔓延的有效策略。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卫生健康委抽调68名医护人员配合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开展交通检疫,并为各卡口配备紫外线灯、个人防护用品等。同时,把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组织基层卫生工作人员配合公安部门和社区,对外来人员、疫情较重地区返回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对监管场所、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等单位实行全封闭管理。
2月16日起,我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3月1日起,所有县市区均调整为疫情低风险区域,3月16日,累计报告的37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清零”。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防控策略转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专班交、属地接、全程控”的全链条管控,累计管理境外来德人员2223人,全部第一时间完成病毒核酸检测,并按规定进行健康管理,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将经北京入境来鲁在德州集中隔离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点对点”接回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94人,4月12日集中隔离点清零,胜利完成任务。
离鄂离汉通道全面解封后,市卫生健康委在各县市区设立集中服务点13个,配备医护、安保等人员255人,对湖北省入德返德人员加强服务保障,全部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筛查。
与此同步,市卫生健康委紧盯重点人群管控措施,对出院患者全部实施全流程健康管理,对无症状感染者及时筛查确诊、隔离收治,严防疫情反弹。
6月份,北京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精准管控措施。市卫生健康委安排基层卫生工作人员,配合公安民警、网格员及社区(村居)干部等,对5月30日以来的疫情重点地区入德返德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同时到经营进口海产品的场所,对海鲜产品、外环境、相关人员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累计摸排14823人,开展食品、环境检测1292份。
主动作为积极行动
全力保障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形势趋于平稳,复工复产复学成为党委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市卫生健康委下足功夫、多措并举,确保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疫情防控专家组协助市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出台系列文件,组织咨询专家组、技术督导组制定指南和建议,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引;组织市疾控中心等部门单位组建宣讲和技术指导团队,主动对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开展“一对一”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对接联系并线上分类指导303家,开展现场防控指导14家;帮助20余个部门单位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236条。
为方便复工复产人员出行,市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山东健康通行码办理服务工作,建立完善方案,联合市大数据局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在委机关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机关工作专班加大工作力度;开辟“健康德州”“德州医疗”“市大数据局”微信公众号等办理渠道。
我市是全国最大的消毒产品生产基地,市卫生综合执法支队积极配合市行政服务审批局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及时启动企业“帮办督导”工作程序,简化工作流程,加强质量排查、强化沟通指导、开通企业办事服务“快车道”,助力消毒产品企业生产。
此外,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县两级卫生综合执法机构深入复工复产企业现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督导企业做好防护物资储备、人员排查、体温测量、通风消毒、个人防护等各项工作,现场督查复工复产企业332家,出动督查人员925人次,发现问题499条,下达监督意见书160份。
强化宣传注重引导
回应关切消除恐慌
疫情期间,各类信息资讯在社会流传,群众的情绪为其左右。为此及时引导社会舆论、发布权威科学信息,市卫生健康委全面加强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力度。
“健康德州”微信公众号、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以及市级主流媒体是宣传主阵地,每日第一时间发布全市疫情信息,至今发布200余期。在各平台开辟专栏,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阻击疫情中的指挥调度、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典型进行大力度、多频次的宣传,发布新闻报道8000余篇,大量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选用。
将统一规范的标语口号下发至各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所有的电子屏不间断播放,在医院、机关的入口、通道等明显位置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共悬挂条幅和电子屏播放标语24179条。联合市疾控中心印制了宣传册、宣传单、宣传海报、明白纸等,共发放83.94万册。
为助力复工复产,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卫生综合执法支队编印海报3万张、防控建议1万份以及工作手册500余册。组织市疾控中心印发返岗复工防护手册、海报、明白纸等3万份、录制微视频12期,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微信群3个,发送邮件近400条,推送疫情防控微视频、微课堂等信息400余条,累计受众10万余人。
补齐短板提升能力
完成重点攻坚任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公共卫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攻坚任务。
市卫生健康委将发热门诊完善、改建、新建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对全市发热门诊多次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15家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在原址进行了改建并全部达标, 9家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进行了新建,院感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疫情防控初期,我市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弱,全市只有市疾控中心1家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聚焦这一短板,市卫生健康委下大力气扩增核酸检测机构数量,目前已有31家医疗卫生机构具备检测能力,日均检测能力达到3.4万多人次,为重点人群“应检尽检”、自愿检测人员“愿检尽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的工作计划,我市将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在经开区建设三级专业化、标准化的市传染病防治中心,规划设计床位400张,占地100亩,力争10月份开工, 2022年投入使用;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示范村卫生室以及县域医共体,扎实开展人员培训,完成全市100名“业务院长”与300名“村级指导医生”选派工作。
建立与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组织市疾控中心做好单位内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防治等7个专业人员情况的摸底调查,起草我市市级首席专家遴选和管理办法,积极争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激励政策。
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现代化信息系统。依托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现有互联互通通道,拓展区域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数据采集范围,强化数据汇聚数量和质量,汇聚国家疾控中心回流的传染病相关数据和省卫生健康垂直业务系统数据,形成全省疫情防控主题资源库;拓展采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症状监测数据,融合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症状监测预警数据,形成症状群监测资源库;采集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公共卫生监测数据,形成公共卫生综合监测资源库;依托省政务资源共享平台等途径,逐步整合行业外各部门健康相关因素数据,形成健康相关专题数据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没迎来最终胜利的时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攻坚依然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凝心聚力、恪尽职守、慎终如始,尽全力保障全市580万百姓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常树风说。
数说德州战疫
1月17日,市卫生健康委成立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1月25日,全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征1月30日,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月16日,全市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4月15日,指导全市首批
36
所复学学校
4
万余名学子
返校复课
设立了
36
家发热门诊
12
家定点救治医院,其中市级2家,县(市、区)10家
31
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全市设立
89
个交通检查卡点
5
批
42
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
25
名医护人员参与省胸科医院救治
385
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
670
名疾控专业人员组成
36
支流调队
700
余名医务工作者组成救护梯队
出动卫生综合执法
16755
人次,发现问题
6133
条、下
达意见书
3510
份、查办涉疫案件
117
件
40000
多名卫生健康系统干部
职工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7
天患者从确诊到治愈的最短时间
53
天德州本地确诊病例清零
183
天无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全市核酸检测数
404464
份,样本核酸
检测准确率
100%
管理境外返(来)德人员
2223
人
调度转运
2295
名发热病人
累计追踪到
1717
名密切接触者
以上数据由德州市卫生健康委提供,统计数据截至8月16日制图/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