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衢路与湖滨中大道交叉口,市政工作人员启动防汛抢险车辆开展抽水作业。记者刘振兴摄
▲快递小哥冒雨送餐。记者郭庆萍摄
◆交警站在打开的排水井旁,提醒行人注意安全。记者郭庆萍摄
◆在天衢路与崇德二大道交叉口,汽车驶过激起道道水浪。记者郭庆萍摄
本报讯(记者 王志冕)最强暴雨来袭。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低涡切变线共同影响,8月5日至6日,我市普遍出现暴雨天气。
这是今年以来我市的首场大暴雨。据市气象台统计,截至6日20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71.9毫米。其中,平原县降水量最大,为113.6毫米;庆云县最小,仅有30毫米。从乡镇情况看,降水量达到大暴雨级别(100-250毫米)的乡镇有30个,暴雨级别(50-99.9毫米)的达74个。面对暴雨,我市多部门联动配合、积极应对,排积水、保畅通,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未来两天强降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8月4日,市气象局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指出此次降雨具有局地性强、破坏性较大等特点。自6日起,市气象台逐小时发布天气预报和实时雨情信息,为决策应对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撑。
6日上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严阵以待,各责任部门实行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量变化。12时15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预警,平原县、陵城区、武城县、禹城市部分乡镇已出现100毫米以上降水。市防指立即连线相关县市区,询问强降雨下的各项防汛应对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服务中心通过数字化城市防汛系统实时掌握雨情变化,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守护城区安全——在中心城区重点低洼地段安装物联感知设备,不间断查看积水变化及超限报警信息;在易积水区域安装固定点防汛视频监控99处,辅以11套车载视频及17套单兵设备,确保中心城区防汛视频监控全覆盖。
暴雨导致我市多处地段出现积水,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路面布警,最大限度将警力向一线倾斜,努力提升路面管控率,做好雨天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增加流动巡查力度,对辖区主干道及桥梁、涵洞进行有效巡逻,及时排查路面通行隐患,确保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热电厂宿舍报警。”6日9时54分,市消防救援支队调度指挥中心响起了电话铃声,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热电厂宿舍门口的积水严重,影响市民出行。接警后,运河消防救援站12名指战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迅速在小区内外铺设排水管道,启用2台手抬机动泵排涝。为防止下水道内垃圾杂物堵塞手抬机动泵的过滤网,消防员刘聪直接趴在地上,用手从下水道中清理垃圾杂物。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险情终被排除。据统计,截至17时,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到雨中救援警情9起,出动消防车17辆、救援力量100余人次。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玉米处于大口期和开花授粉期之间,需水量较大,而棉花正处花铃期,对水、肥需求最多,总体来看,此次降雨过程能有效缓解旱情,对当前农业生产利大于弊。同时,农技专家提醒,为避免形成涝灾,建议抓紧采取田间排水、中耕松土等举措。涝后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喷施叶面肥时,还要同时进行大小斑病、玉米螟等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