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孙志超的房间
孙志超在“希望小屋”学习
本报讯(记者 刘臻 通讯员 范宜超郑方超)6月22日,11岁的张冉冉放学回家,发现家中的房间焕然一新——雪白的墙面、木质的地板、一张蓝白相间的书桌、白色的床上铺着小碎花床单。这是共青团乐陵市委工作人员帮助她打造的“希望小屋”。
张冉冉一家是乐陵市铁营镇国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母亲去世,爸爸做泥瓦工,由于住房面积有限,自她出生后就跟爸爸挤在一张床上。
张冉冉的小屋是我市首批投入使用的6处“希望小屋”之一。在我市,还有一些孩子像张冉冉这样生长在贫困家庭,有的甚至连一张自己的书桌都没有,还有一些处在青春期的女孩,不得不与异性长辈同居一室。“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山东‘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发起了‘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 ”共青团德州市委副书记孙艳雪介绍,项目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贫困儿童,通过对原有住房规划、设计、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改善孩子生活与学习环境。
6月3日,团省委对“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进行部署,我市便迅速行动,6月7日制定《德州市“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实施意见》。6月10日起,共青团德州市委机关全体干部赴县市区调研摸排“希望小屋”推进情况,详细了解全市2500余名贫困儿童的家庭、住房、学习等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孩子进行筛选。
按照试点先行原则,在乐陵市、德城区选择单独男童、单独女童、两女(两男)、一男一女四个类型的家庭,按照全面改造、简约改造、室内升级三个档次实施。
共青团乐陵市委办公室主任李真介绍,他们坚持“一户一策、量身定做”,寻找优质装修公司进行测量和设计,施工时派专人监督。在改造乐陵市寨头堡乡盖家村14岁孙灿、10岁孙志超姐弟的小屋时,工作人员犯了难:土坯房、旧砖地,如果按照省、市要求粉刷墙面,担心明年掉漆,铺装木地板更是难上加难。经过3次讨论,最终决定给小屋安装集成墙板、铺装瓷砖。如今姐弟俩的小屋完全变了样:两张黄白相间的学习桌、崭新的子母床、雪白的集成墙板、暖光护眼灯……整个房间显得舒适又温馨。孙志超说:“之前我俩都是趴在矮桌上写作业,俩人共睡一张床,是团市委的叔叔阿姨帮我们改善了学习和居住环境,我们十分感激他们。 ”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30余处“希望小屋”,6处投入使用。“已建成的小屋每处所需的建设及配套资金约1万元,由市、县团委联系爱心企业募集而来,目前共筹集资金100万元。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由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公示和审计。”孙艳雪介绍,“一处‘希望小屋’、一个逐梦空间,小屋带给孩子的不仅是住房条件的改善,更是成长的希望。 ”各县市区团委还将同步组织团委干部、包村干部、爱心教师、志愿者,对这些贫困儿童进行长期跟踪陪伴,提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