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区8处监控抓拍的违法行为平均下降超七成——
礼让斑马线 渐成好习惯

德城区水电十三局小区门前,机动车停车礼让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阴祺男张亚磊
  6月9日上午,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溪香岸小区南门前的斑马线,行人、机动车往返频繁,遇有行人,汽车依次停下,行人先过汽车再行,一拨一拨循环往复。在德城区水电十三局小区门前,行人走上斑马线,汽车自动停止等候,没有一辆鸣笛催促。三三两两的行人也加快脚步,生怕耽误了驾驶员的时间,人车之间形成很好的默契……相似的情景在我市越来越常见。
  斑马线虽小,但一头连着安全,一头连着文明,是检验城市文明程度的最好标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既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明确规定,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引导市民养成文明礼让的习惯,我市公安交警部门以监控抓拍和路面查处实施严管严处,吹响文明礼让斑马线行动冲锋号。
  截至目前,市区共安装8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抓拍设备。一旦被抓拍,司机将被处以驾驶证扣3分、罚款50元的处罚。据不完全统计,各抓拍设备启用至今,每天抓拍违法情况平均下降超七成。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于2018年在东风路澳德乐时代广场路段安装启用了全市第一处礼让斑马线违法抓拍设备,该大队宣传中队中队长张京介绍,东风路是我市东西主要交通干道,路宽、车速较快,澳德乐时代广场路段两侧有居民区、商场以及公交站牌,“此处不是路口,没有信号灯,经常会出现人车不相让的情况。 ”该监控启用之初,每天抓拍到的违法行为平均能达到50余起,如今已经降至每天10余起。
  依法进行处罚之外,曝光也成常态。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加大曝光力度;落实群众举报制度,通过设立交通违法举报平台、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等活动,鼓励市民监督、举报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教育警示作用。除此之外,直属一大队建立正向奖励机制,为主动礼让斑马线的司机赠送小礼品,以此鼓励这种文明行为。
  从严管严处到习惯养成,从被动让到主动让,文明礼让在我市逐渐见行见效。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无论是在十字路口,还是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前,主动礼让的车辆越来越多。“我们小区门口的斑马线,既没有抓拍又没有交警指挥,但是司机们经过这里见到行人都很自觉地停车让行。市民的文明意识真的提高了。 ”家住鲁班御景园小区的王先生说。但也有市民表示,在一些小路口以及偏僻道路,礼让斑马线情况仍有待提升。“斑马线是公民的生命线,也是交通的文明线。每位机动车驾驶人理应自觉礼让。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文明宣传劝导,进一步传达人车互让的和谐文明出行理念,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习惯,营造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张京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礼让斑马线 渐成好习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