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平原:三大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上接A1版)为桃园街道办事处的8.1万亩农田保驾护航。 ”平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张清海说。
  “过去县里由不同部门自行安排项目,每一笔资金分门别类,要想系统实施一个大项目挺不容易。为提高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平原县将全县20个涉农主管部门的项目资金全部纳入统筹整合范围,再按用途分为生产生活补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四大类。将涉农资金实行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管理,对涉农项目库内的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各类涉农项目的储备和衔接。 ”平原县财政局局长姜卫东说。
发挥“海潮效应”让一枝独秀变百花齐放
“以前我家房后是一片废弃坑塘,不仅不美观,刮北风的时候还会有臭味。现在废弃坑塘变梨花池,一出家门就能看风景,心情格外舒畅! ”3月23日,张华镇梨园村村民张金芝说。张金芝所说的梨花池就是梨园村“梨塘春色、古树情怀、古巷记忆、井台故事、牌楼印象、马头景墙”六个代表景点的其中一个。 2018年,梨园村开始推进“拆违、增绿、添景、治脏”美丽乡村治理,曾经的“脏乱差”华丽变身为“净亮美”。同时,梨园村立足历史文化、乡风文明、产业发展三大优势,以“梨”文化为统领,发展梨树特色产业,逐步打造绿色、富裕、宜居的美丽乡村新梨园。如此大的工程,需要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仅凭张华镇和梨园村在两年内是完不成的。“以前哪见过这么多钱。 ”梨园村党支部书记董光鹏说,“自从平原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我们村2018年以来先后获得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400余万元。有了这些钱,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就开展起来了,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
  出了梨园村,在平腰公路行驶几百米,绿油油的麦田间盆吴村的3个蔬菜大棚映入眼前。村里干净的街道、碧绿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和梨园村一样让人心旷神怡。“过去村里要争取项目很难,自从县里全面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项目实施由县里统筹安排。 2018年,县里给盆吴村统筹整合资金18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建设蔬菜大棚。去年,这几个大棚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了3万元。在张华镇,像盆吴村一样获得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还有6个,和以前比,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张华镇党委书记侯长鸿说。2019年,平原县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137万元用于实施美丽乡村治理,涉及张华镇梨园村、王打卦镇花园村、王杲铺镇看水村、恩城镇陈营村等8个乡镇的15个村庄。 2020年,平原县又统筹整合了400万元涉农资金继续实施美丽乡村治理,桃园街道的大芝坊村、前曹镇的西马庄村、王打卦镇的王打卦村等都在实施的名单中。“可持续性和时效性是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在项目支持上的两大显著优势。 ”姜卫东说,“大项目一般都需要连续、及时的资金支持,以往资金零星分散在各部门难以满足。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县里就有更大权限能够集中财力对项目持续支持,使其更快落地见效。 ”
发挥“焦点效应”让蜻蜓点水变秉轴持钧
“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说通俗点就是集中财力办大事。把统筹整合的资金集中投入到重点项目上,把项目打造成‘焦点’。 ”姜卫东说。在平原县世纪风生态园,占地1万平方米的玻璃连栋温室正在紧张建设中,世纪风生态园的负责人范连社介绍,这个项目包括1个玻璃温室和4个200米长的拱棚,从去年11月开始动工,预计今年5月底就能完工。
  2018年10月,范连社就计划扩大生态园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在前曹镇流转了180亩的土地准备建设大棚,但是由于资金制约,范连社的计划至少需要3年才能完成。这时候,一笔500万元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成了范连社的“及时雨”。“如果把这笔资金分配到几个项目上,每个项目拿到的钱就会比较少,规模发展不起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我们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到世纪风生态园有发展基础,而且种植过程中科技含量高,很多培育的苗木不仅发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所以县里最终决定支持世纪风生态园做大做强。 ”平原县财政局农业农村股股长孙英彬说。有了这笔500万元的专项资金,范连社又自筹了500多万元,项目的建设进度大大加快,原计划3年多才能完成的项目如今不到半年就可以完成。“以前‘撒芝麻盐’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对项目建设来说都是蜻蜓点水,不能彻底解决项目实际问题,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原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李建强说。
  在德惠河的起点,王凤楼闸正在建设中。此水闸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之前由于闸墩脱落、碳化导致存水量少,影响下游乡镇老百姓灌溉问题。 2019年,山东省批复下达382万元资金对水闸进行加固。“按照省里批复的资金对水闸进行加固,只能维持两三年的时间,这种修补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平原县水利局项目管理办公室工程师张彦泉说。平原县财政局对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后,加上省里资金总共投入1463万元对水闸进行拆除重建。水闸预计5月底主体完工,12月底全部完工,建成以后至少50年不会出现问题,可以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蓄水能力达到120万立方米,将彻底解决下游王凤楼镇、前曹镇3.53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控制流域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通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平原县有效解决了涉农资金多头管理、交叉重复、使用分散的问题,使一些需要投入资金较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平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原:三大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