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推进中央创新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形成龙形产业带,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新城——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保龄宝公司现代化生产线


松果新能源汽车现代化生产线


企业科技人员改进产品工艺


禹城市科技创新创业园


德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


德州高新区一角。马体飞摄


  □李丽峰白聪聪庞占英
  创新驱动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禹城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探索5个“1+1”机制,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投资28.5亿元建设中央创新区核心区,为产业发展搭建平台;深化与中科院、山东大学战略合作,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7家……如今,创新已成为禹城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强劲的动力,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深化改革优环境
  2018年,禹城率先探索了5个“1+1”机制。
  实行“一减一增”。一减就是压减本级审批事项,6次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项。一增是指承接市级下放权限,42项市权县用改革事项中,31项在禹城先行试点。
  打造“一厅一网”。一厅是指办事大厅,依托高标准政务服务中心,推进零跑腿、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网就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咨询投诉等全流程的网上政务服务模式,如今241项行政审批事项、1918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施“一证一照”。禹城在全省率先探索证照分离改革,进入高新区的经营主体全部实现证照分离,取消事项5项,32项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
  探索“一局一章”。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德州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科局、一枚印章管审批”。
  开展“一帮一调”。一帮是指全力帮助新动能企业,实行“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推进领导、一套工作专班、一个责任人、一套实施方案推进机制,落实好“进解促”、“三航计划”。一调是指坚决调整落后产能,2017、2018年连续两年盘活2019.4亩闲置土地,今年又嫁接盘活企业9家、土地607亩。
  禹城深入实施“一次办好”“政策平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今年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当期办结率达98.9%,群众咨询按时回复率达100%;全力推进“亩产效益”改革试点,高新区亩均税收增长60.59%;加快城投、交投等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税收同比增长161.7%;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开展“进解促”活动,累计办理291笔共19.77亿元无还本续贷,为“三航”等重点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71亿元。
强化支撑建平台
  创新理念,禹城采用工业地产模式,根据企业类别和需求,利用城投公司建设专业园区。企业预交定金定制,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大幅缩短建设周期。项目从引进到投产,大多不到一年的时间,中断生产搬迁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为项目引进落户赢得时间先机,吸引了大批搬迁项目。
  为推动产业园区发展,禹城提出“龙形产业带”发展思路:昂起中央创新区“龙头”,加速创新区建设,工研院投入使用,充分发挥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的引领作用;挺起专业园区“龙颈”,加快高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协同发展产业园、博通数控产业园建设;舞起高新区“龙身”,继续推进高新区“三次创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产业承载能力;抖起乡镇产业园“龙尾”,形成镇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禹城高标准推进总投资28.5亿元的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建设,同步开展招商引资、业态培育等工作,建成即入驻、入驻即达效,全力打造创新发展核心引擎。建好新旧动能转换科创产业园,承接中央创新区项目研发、孵化成果,实现产业链全过程接力培育。
科技创新增后劲
  近年来,禹城深化与山东大学、中科院战略合作,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77家,近三年科创平台数量增幅达73.49%。用好“3国1省1市”创新平台孵化体系(3国:国家级智汇生物众创空间、国家级中科禹享众创空间、国家级山东理想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1省:山东光华电子商务产业园;1市:德科云众创),入孵企业达到195个,41家企业实现纳税。持续增强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51%。百龙创园、迈特力重机入选山东省优秀企业和瞪羚示范企业。今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德州市科学技术奖19项,居德州市首位。今年计划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禹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