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丁乡贫困户胡延立无担保贷款建起电动车维修店,年入3万元——
“创业贴息贷款助俺脱贫”
  □本报记者袁芳本报通讯员韦师姚鑫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创业贴息贷款让我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去年脱了贫。 ”日前,庆云县中丁乡小胡楼村村民胡延立拉着乡扶贫办主任蒋洪文的手激动地说。
  39岁的胡延立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身体健康,一双儿女聪明可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6月,胡延立突发心脏病,两次手术加住院治疗花了十几万元。这一变故不仅花光了他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背了外债。
  通过手术和一段时间的治疗,胡延立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他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农活也干不了了。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十分窘迫。按照相关程序,胡延立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申请办理了低保。“人不能总靠着政府救济过日子,我想干点事儿让日子缓起来。 ”胡延立说。2016年,庆云县出台新的金融扶贫贷款优惠政策,村干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向胡延立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胡延立听说后很高兴,决心干一番事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胡延立了解到,电动车是村民常用出行工具,但附近几个村子却没有一家维修电动车的店铺,这让胡延立看到了商机。他觉得修理电动车相较于农活对体力体能的要求比较低,而且,他也有修电动车的技术经验。“现在,我人虽然穷,但志不穷。摘掉贫困帽子,关键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一味地等靠没有出路,我必须行动起来。 ”胡延立自信地说。
  在乡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胡延立和妻子姜玉静申请了5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这种贷款最大的特点就是免担保、政府贴息。顺利获得启动基金的胡延立开了一家电动车销售维修店。由于胡延立为人诚实,技术熟练,头脑灵活,生意越做越好,店面年收入达3万元。 2017年,胡延立将所借外债全部还清;去年,他的收入更高了,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他主动提出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胡延立的生活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行已经有几万元的资产。“多亏了党和政府给我们家提供的帮助,不到两年时间,我的生活由一贫如洗到了小康水平。日子越过越好,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胡延立感叹。“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创业条件的贫困户,我们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创业贴息贷款,帮他们自食其力,早日脱贫致富。胡延立的创业故事在我们乡广为人知。他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精神,激发了更多贫困户坚定了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决心。 ”蒋洪文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业贴息贷款助俺脱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