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培植新动能,吸引凯盛浩丰、水发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资本下乡结出共赢硕果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孙久生
3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宁津县保店镇的金硕生态农业种植园,看到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整个种植园占地800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包括特色种植区、旅游休闲区、民俗文化区等。“农业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和农民结成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发展。目前,种植园已与周边18个村庄结成了产业联盟,受益群众达2万人。”金硕生态农业种植园投资人范新民说。
  我市是农业大市,种植结构相对单一,面临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振兴任务紧迫,吸引各类资本加快聚集无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条捷径。截至目前,我市发展农民合作社1.6万家、家庭农场304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至861家,土地流转面积占比达到45%。凯盛浩丰、水发集团、新希望六和等124家田园综合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在成为德州农业开放合作、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农业成了“香饽饽”
  农业投资有多热?3月31日,记者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庆云县三农综合服务中心看到,场地广阔,农机、农资、粮食仓储烘干及农民培训等设施功能齐全。该中心占地300亩、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面积2.3万平方米,是一个体量巨大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体。“这个三农综合服务中心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我们把涉农部门、企业、服务机构、农民培训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部进行了整合,一方面能够高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吸引资本入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这几年庆云共吸引了水发集团、鲁望集团、鲁坤润庆、鲁振农业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入驻,并与山东农业大学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3月30日至31日两天时间,位于临邑县临南镇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园区内前来考察的人员接连不断,人们对巨大的棚体面积、高端的科技设施、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产品的高品质高产量啧啧称奇。智慧农业大棚是临邑县倾力打造的一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浩丰(青岛)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建设,于2017年10月建成运营,种植大粉番茄等,年供应量可达5100吨,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主要销往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餐饮巨头企业。在首个智慧农业大棚建成后,去年运营方又投资11亿元建设占地1154亩的凯盛浩丰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8个类似的智慧农业大棚。“近年来,临邑县坚持以开放的思维、改革的思路抓农业,不仅成功引进了凯盛浩丰智慧农业大棚项目,还引进了中建材、北京世贸天阶、上海中城投资、宁波天邦汉世伟、广东天地食品集团、福建华莱士等知名企业,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农业发展临邑板块。 ”临邑县委书记林春元介绍。
资本缘何“青睐”新农业
  为什么资本会“青睐”新农业?据记者调查,这与我市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改革尤其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加快土地规模化流转分不开的,特别是我市构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体系,打消了资本下乡的顾虑。“大面积流转的土地是优质稀缺资源,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备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关注。 ”平原县委书记王洪霞告诉记者。 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平原县举办了“携手‘强企名校’开发共建百万亩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研讨洽谈会”,18个科研院校的48名博士、88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参会,广西田园“30万亩绿色农产品种植”等12个重大农业项目签约,146个企业、合作社组建的“平原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揭牌成立,打响了“平原有良田百万亩”的资源品牌。
  自2017年以来,我市探索出了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对接的一整套操作办法。目前,我市共有近900多个村庄党支部领办创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民4.75万户,适度规模经营土地26.8万亩。平原县王杲铺镇23个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全部与鑫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股份流转合同,8800亩土地的种、产、销全部纳入鑫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并在种植链条的各个环节对接中粮、中国农垦、山东农科院、瓮福金谷、广西田园等龙头企业,实现了由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单兵作战向产业联盟的转型升级。
探索新的利益联结机制
资本密集下乡会不会出现经营不善、农民利益无法保证的情况?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记者在我市一家很有名的生态农业园区看到,投入巨资建设的蔬菜大棚和各类农业旅游观光设施已经荒废,前几年这个园区还经营得红红火火,现今这种状况让人叹息。“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一定要避免企业和农民是简单的土地承包和雇佣关系,必须探索新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各方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兼顾多方利益,实现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下乡不会走偏路,农民实现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深入分析说。
  “我们采取的运营模式是‘你出力我出钱,五五分成’,一方面农户可以直接到基地承包经营大棚,由公司提供育苗、肥料、技术等,农民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获取收益后双方均分。另一方面,我们主推产业联盟的发展方式,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基本框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范新民说。金硕生态农业种植园依靠这种方式,发展了绿色韭菜和特色黑小麦种植示范区,带动周边村庄群众共同致富。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基础上,我们总结推广了宁津县陶庄村规模化流转土地的做法,探索出了‘支部引领、群众参与、以地入股、按股分红’的陶庄模式,其核心就是采取‘两次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以小麦每亩950斤、玉米每亩1100斤的标准作为基础产量,毛收入减去种植成本后,对村民入股土地进行第一次分红;第一次分红后,剩余利润的50%再按入股土地进行第二次分红;另外50%的利润作为村集体收益,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支出,调动保护各方利益和积极性。 ”宁津县保店镇镇长张书常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资本下乡结出共赢硕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