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家三代守护烈士墓的徐州市民吕世友求助本报——
烈士安胜德,家乡在哪里?
作者:赵潇

吕世友守护安胜德烈士墓


  □本报记者赵潇
  11月16日上午,本报热线接到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园艺村吕世友的求助电话,请我们为埋葬在他们村里的一位烈士寻亲。
  据吕世友介绍,淮海战役期间,他们村里驻扎着一支解放军部队,在1948年冬的一次战斗中,安胜德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几岁。当时部队将其安葬于吕世友家族的田地里。自吕世友的爷爷吕玉秀起,他们家族便义务承担起照看烈士坟墓的工作。爷爷1976年去世后,烈士墓由吕世友的父亲吕继龙继续守护,后又传到了吕世友这里,至今已有70个年头。
  2016年的清明节,吕世友和族人发起捐款,为烈士立碑。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烈士墓,附近的小学也经常组织学生前去扫墓。
  守护的同时,吕氏家族一直坚持为烈士寻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让烈士流血又流泪,不能再让烈士孤独,一定要送烈士回家和亲人团聚。”吕世友语气坚定。
  战争年代的条件有限,烈士的墓前插的是木头牌,时间一久便腐烂了,所以关于烈士的信息都是由吕玉秀口传下来的。吕玉秀生前曾几次写信联系烈士家人,一直没有回音。解放后吕氏族人也曾多次到贾汪区政府反映情况,均因无烈士详细部队番号而无法查询。随着吕玉秀的去世,烈士家乡的详细地址已无人知晓。传至吕世友,只知道烈士家乡在山东省“台头寺”。
  根据这仅存的信息,吕世友查到山东省寿光市有个台头镇,他整理了烈士资料发布到网上。经寿光媒体协助查找,寿光的烈士英名录里没有安姓烈士,台头镇的民政工作人员也从没有接到过为安胜德寻亲的信息。在派出所查询得知,台头镇没有安姓居民。
  就在吕世友以为线索中断的时候,一位热心网友的留言让他重燃希望,该网友判断烈士的家乡可能是山东省德州市抬头寺镇的安庄村。根据这一线索,吕世友拨打了本报热线。
  记者随即联系了抬头寺镇政府,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安德涛。安德涛遍访村中老人,他们都表示不记得安胜德,而且安庄村姓氏中并无“胜”字辈,抬头寺镇其他村庄也少有安姓。
  安德涛又协助记者联系了早年由安庄村迁出的另一安氏家族,发现了3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却无人与安胜德的信息相符。
  记者还通过民政部门查找了《德州市革命功臣英名录》,也未查到有关信息。
  虽然找寻未果,吕世友仍不想放弃,他认为不排除烈士曾经改过名字或因口音不同等原因导致了信息有误,希望通过我们发动广大读者征集更多线索,为烈士找到亲人。
  如果您有关于安胜德烈士的线索,请拨打本报电话2562861、2562871和我们联系,一起为烈士寻亲尽点儿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烈士安胜德,家乡在哪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