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以好学之风激发创新担当
——市住建局打造学习型机关纪实
  □本报记者杨德林本报通讯员任云飞
10月25日,市住建局举办市住建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专题讲座,邀请了山东财经大学李晋教授、山东理工大学于明涛副教授授课,局机关及有关局属单位干部职工200人参加。通过学习,参会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了更新的理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像这样高水平的讲座,市住建局今年已经举办3次,参与人数超过600人次,“住建大讲堂”成为了全市住建系统一个学习品牌,大家认可度高,踊跃参与,收到了良好学习效果。“学习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本领的有效途径,全市住建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以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让学习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让干事担当成为一种行为自觉。”市住建局局长、党组书记马文喜总结说。
领导班子带头,发挥头雁效应
  市住建局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风向标”和“排头兵”作用,在各级党组织和机关内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今年以来,共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
  在带头学的基础上,各班子成员根据分工特点,围绕新型城镇化、房地产业建筑业转型发展、特色小镇等重点工作,带头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今年初,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荣获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还获得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此外,党组成员坚持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宣教辅导,以普通党员身份与其他同志交流心得。7月1日,马文喜以“强化纪律作风建设,促进住建事业发展”为主题,为全体干部职工讲了专题党课。
创新方式,提升学习吸引力
  开展“大学习”,促进作风转变。今年上半年,市住建局开展了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暨“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精心编印了学习材料汇编,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纳入学习计划,上半年共组织机关全体人员集体学习5次,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专题教育片,以支部或科室为单位组织学习50余次。开展了“换位实践体民情”活动,各分管领导带领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施工一线,当农民、当工人、当志愿者,换位实践。机关党委组织90余名党员干部赴西柏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锤炼了党性修养、增强了党性观念。召开了“强党性、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集中交流讲评会议,9名领导干部结合各自工作,交流了学习体会。通过教育学习,干部职工对自身存在的工作短板和作风问题有了新认识,对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工作发展有了新思路。
  开展“党员活动日”,党员学习常态化。以“党员活动日”为党员学习主阵地,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认真组织学习规定内容,集中研讨交流,推动党员日常教育常态化。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党员轮流讲党课、谈入党体会深入学习。组织广大党员主动走进基层一线,有的支部把“党员活动日”开在工地、有的开在社区、有的开在帮扶村,提高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做好结合文章,学习质量、干部素质双提高
  系统学习与专题学习相结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学细学深学反复学,入耳入脑入心入行;中央、省、市每次重大会议召开之后,都会紧跟主题,组织专题集中学习;结合行业特点,专题学习了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内容;部分科室、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学习了公文写作、财会金融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提升了工作能力。
  集体研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年初,局党组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将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等进行细化、量化,并完善了机关学习考勤等制度规范,为保证机关学习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已组织各类集体学习逾100次。干部职工自学也成为了常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成为日常读物,“灯塔在线”答题、德廉测试、纪律处分条例在线学习等掀起了一轮轮自学热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把加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明晰工作思路、推动工作任务落实有机结合,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推动全市住建事业快速发展,激发党员干部创新担当。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出台了《德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行动方案》《德州市简化水气暖报装行动方案》,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以作风建设破题开路,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涌现了一批担当作为、勇于奉献的干部职工,全局上下保持蓬勃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市住建局打造学习型机关纪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