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齐河法院构建“网格化+执行”体系,破解人难找、地难寻困境
借力网格员巧解“执行难”
作者:董建新
  本报讯(记者董建新通讯员张路路王蔓萍)10月15日,齐河县法院执行庭法官来到辖区赵官镇,向一起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李某送达开庭通知书,但是被告家门紧闭,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送达法律文书却找不到当事人,这是法官经常遇到的情况。找不到案件当事人,会影响今后整个案件的审理工作,法官立刻向网格员李超求助。“这个人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他在外打工的明确地址。 ”网格员李超很快查到相关信息,“他的父母在家,由父母转交行不行? ”
  征得法官同意后,网格员马上联系李某的父母,通过留置送达的形式,法律文书成功送达。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地民商事纠纷数量激增,法律文书送达作为一道司法程序成了“高频词”。然而,地难寻、人难找、同住家属难确认等问题,几乎是所有法官开展送达工作面临的共同困境。“一个案件,我们在没人带路的情况下,仅凭诉讼文书上记载的地址几乎很难找到当事人,即使找到,‘门难开’‘人难认’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齐河县法院执行干警吕强说。如果通过司法快递形式送达法律文书,由于快递人员不具有留置送达权力,当事人依然可以拒收,回复率也比较低。由于失信成本低,恶意规避送达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当事人在送达上“玩失踪”“躲猫猫”,诉讼程序经常因此搁置好几个月。
  为解决送达难题,齐河县法院想到了遍布全县的网格员。今年5月,该院提出“网格员+执行”工作思路,依托较为成熟的“县、乡、村(社区)、网格员”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全县1408个网格中的3987名网格员在查人找物方面的优势,将法律文书送达工作与网格员职能紧密结合,大大提高送达成功率。自启动“执行网格员”机制以来,齐河县法院在网格员的协助下已经送达法律文书1207次、成功送达1015次,送达成功率84.09%,送达成功率同比提高30%。
  不仅在送达工作中“大显神威”,网格员在法院实际执行工作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法官同志,你们要找的被执行人张某现在回村子里了,请速来!”10月12日,齐河县法院安头乡一名网格员向执行法官报告了消失已久的被执行人张某的行踪。执行干警随即赶到张某家中,将其逮个正着,促成案件执结。
  张某因一起农村土地合同纠纷被同村王某告上法庭,法庭最终判决张某将5亩土地归还王某。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遍寻张某不着,也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于是将张某信息告诉安头乡网格员,为张某的“落网”奠定基础。被拘传至法院的张某不再强硬,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签订和解协议,将土地归还当事人王某,案件顺利执结。“我们到村里找过张某好几次都无功而返,如果不是网格员帮忙,这个案子还得拖一阵子。 ”齐河县法院执行干警说。
  原本让法官头疼的执行难题,在网格员配合下得以轻松解决。借助网格化平台,齐河县法院积极构建综合治理工作大格局,融合利用各方资源,创新司法协助工作。借助遍布城乡、社区的“小网格”,有效破解困扰法院多年的“送达难”“执行难”困境,打击规避送达、妨碍诉讼、逃避法律义务等不诚信行为。截至目前,该院已通过网格员获得案件被执行人及财产线索410余条,协助执结案件245件,执结标的额740多万元。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借力网格员巧解“执行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法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