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无标题
作者:下转2版

▲企业员工在调试生产设备


  因环保不达标被勒令停产,在市委市政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导下,牵手中建材,重新选址建厂,装备、产品得以大幅度全面升级——
晶华集团:借势央企 浴火重生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王明婧
  7月6日,走进位于德城区天衢工业园的凯盛晶华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调试生产设备。再过几天,这条日产660吨超白玻璃基板生产线就将正式点火投产。“这是晶华浴火重生的新项目,是企业从生产装备到主要产品的全面升级。 ”经历了企业发展的大起大落,晶华集团董事长、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振华停产,牵手中建材,企业浴火重生
  作为凯盛晶华的前身,成立于1982年的振华玻璃有限公司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百余家玻璃生产企业中高居第14位。然而,辉煌的成就不能掩盖尴尬的现实——随着城市发展,原本人烟稀少的厂区被住宅小区包围,企业成为周边居民环保举报的重点对象。
  2015年3月,振华公司被中华环保联合会一纸诉状告上法庭。对此,各级党委政府态度坚决而明确:4月1日,振华公司必须全面停产。
  熔炉熄火再重新点燃,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是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高昂成本支出。生产线全面停产后,企业站在了生死关口。振华公司,该何去何从?
  挫折中总是孕育着希望。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企业自身,都希望企业能够求新求变、摆脱低端玻璃行业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困局。市委、市政府及德城区委、区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派出机构,进驻厂区靠上帮扶,尤其是千方百计促成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从纸面落到地面,尽快启动新厂区项目建设。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最困难时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并召开办公会,协调解决土地处置及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自2010年10月开始就与中建材接触洽谈,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耗时5年终于达成了合资合作。 ”田文顺说。晶华集团与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签订合资合作协议后,市里立即成立由德城区政府、中建材、晶华集团三方组成的工作小组,全力推进项目落地,迅速落实了新厂选址、规划设计、项目立项、合资公司成立等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在老厂区停产半年后,新项目上马了。
  距离市区30公里,总投资30亿元,2015年10月30日,晶华集团与中建材合建的凯盛晶华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新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高档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等高端玻璃产品,还同步建设脱硫、脱硝、除尘等一体化环保设施,不仅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更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这一项目成为德城区“退城进园”的典型代表,也成功入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不求所有但求所得,全面升级产品和工艺
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由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公司控股70%、晶华集团占股30%合资组建。“我们充分利用央企的技术、资金、管理优势,全面升级工艺装备,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 ”田文顺说。
  生产工艺方面,由央企推荐并实施、全长710米的平板玻璃生产线,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条采用“宽板慢速”生产工艺的流水生产线,由它生产出的超白超薄玻璃,透光率可达98%以上,高出普通平板玻璃10%以上。据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刘建军介绍,这条生产线突出超白、超薄,可以生产1.6毫米、1.8毫米、2.0毫米、3.0毫米4种超白超薄玻璃, (下转2版)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头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