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本报评出2016年德州十大新闻

▲中国·德州首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举行


▲我市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


▲宁津县人才服务中心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庆云沃森农业科技示范园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蓝天白云下的德州明月湖风景区


▲全国百强县齐河城区一角


▲德城区园林小区整治改造现场


▲“进解促”活动助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1号车间顺利投产


▲市民与“德州号”合影留念


▲孙洪香(左)在照顾公公


  1 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德州加快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
  5月2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支持德州建设“一区四基地”(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意见》包括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打造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基地、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基地、打造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基地、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功能区、提高支撑保障能力等六大方面共19项内容。
  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首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京津冀的新开工项目占招商项目总数的50%。
2 构建双创支撑平台,制定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出台28个文件以落实人才政策“黄金30条”
  打造区域性综合平台和科技创业平台,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人才公寓5752套、39.4万平方米。
  3月22日,中共德州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德州市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试行)》的通知,《办法》明确提出,营造勇于担当担责、宽容失误失败、关心爱护干部的良好政治生态,支持保护干部从严从实、奋发有为。
  5月25日,我市研究出台28个配套文件,助力人才政策“黄金30条”落地。
3 扶贫攻坚工作帮助全市5.9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我市努力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建立市级领导包乡镇、市县部门和骨干企业包村、第一书记驻点、副科级以上干部联户的“两包一驻一联”工作机制。 38名市级领导每人帮包2个重点乡镇,566个市县部门、566家重点企业、566名第一书记直接帮扶566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1.6万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网格化帮扶所有贫困户。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产业主导、就业助推、行业帮扶、金融业支持,综合发力、统筹推进。
  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4.4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342个,减少贫困人口5.9万人。
4 实施“三个100”工程,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促工业转型升级

  今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抓大扶强 推进“三个100”工程企业培植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筛选100家大企业、100家高技术高成长高税收预期的“三高”型企业及100家创新型企业。
  8月,我市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为确保活动扎实开展,成立14个市级“进解促”帮扶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1至2名市级领导带队,由1个牵头部门和4个成员单位组成,分别帮扶13个县市区的“三个100”工程企业。
5 首部政府规章《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施行,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7月11日,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 《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自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市具备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政府规章,也是国家赋予设区市地方立法权以来,山东省地级市制定的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地方规章。
  我市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面向全市推广120万吨清洁煤,其中包括62万吨洁净型煤,由政府直接督导配送到户,其余清洁煤则在市场上进行流通。
6 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等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今年,我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原计划实施73个小区改造,实际开工79个小区,改造面积108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08%。已基本完工小区66个,竣工率达83%。
  2016年,我市坚持“集中投入、集中建设”的原则,围绕“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工程,掀起了一场学校建设攻坚战。截至11月底,我市“全面改薄”工程校舍建设开工面积237万平方米,开工率115%;解决“大班额”工程校舍建设开工面积240万平方米,开工率101%,两项工程累计开工面积达477万平方米,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其中“全面改薄”竣工率全省第一。
7 省第九届海洽会在我市举行,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定址德州
  10月12日,中国山东第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在我市举行,我市共与2200多人达成合作意向,签订人才引进、技术合作项目365个,其中协议91个、意向274个。
  12月21日至22日,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会议成立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德州;通过《关于加强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德州共识》;我市5家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
8 齐河、禹城跻身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
  11月7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等单位联合发布了第十二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暨 “2016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榜单。在2016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齐河县位居第80位,这已是该县第3次入围全国百强县,比去年提升5个位次。禹城市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位列第100位。
  另外,在公布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中,齐河县位居第23位,禹城市位居第76位。在“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市”排名中,齐河县位居第22位,禹城市位居第85位。
9 德州至北京始发高铁“德州号”开行
  5月16日晨,德州东至北京南高铁市域列车 “德州号”(G8935/6次)自我市始发,掀开我市交通史的新一页。
  “德州号”在德州东至北京南间运行,每日开行。德州东至北京南G8936,德州东站始发时间为7:15,沿途停靠沧州西、天津南、廊坊3个车站,列车到达北京南站的时间为8:51;北京南返至德州东G8935,始发时间为22:22,到达德州东站时间为23:35。可为频繁来往德州和京津冀的公务、商务人员带来极大便利,增强德州与京津冀地区的经贸往来。
10 “我文明 德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孙洪香家庭获评首届全国文明家庭

  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禹城市辛店镇南街村孙洪香家庭作为我市唯一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赴京接受表彰。
  孙洪香今年47岁,家庭接二连三遭遇不幸——大哥大嫂先后离世,本就身体不好的公公又患上了脑血栓,下不了床。由于丈夫在中铁六局当铁路工人,常年回不了家,照顾失去父母的2个侄儿、卧床公公和3个单身智障叔公的重担落到孙洪香一人肩上。面对困境,孙洪香选择了坚强、乐观,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家人,2个侄儿先后成家立业,儿子考上大学,4位老人安度晚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本报评出2016年德州十大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