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清丽典雅 隽永高格
——记丁兴才先生的书法艺术
作者:本文照片韩华子摄

丁兴才









  在德州艺术圈内,丁兴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人物。他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平和谦让的高尚品德,赢得书法界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尊重,并荣获德州市委宣传部及市文联等部门颁发的“德艺双馨老艺术家”荣誉称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
  丁兴才先生现年78岁,是德州市最早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他在书法方面涉猎广泛,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尤其是小楷一体,已形成风格,并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有三卷本的小楷《唐诗300首》及《宋词300首》等精装本。其小楷书法清秀典雅,温文高格,在继承传统中多有创新,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欢迎。就其艺术成就,分别论述如下。
  一、小楷艺术
  在书法当中,小楷是一门不起眼的艺术,也是最难以把握和写好的。自古以来在这方面流传下来的佳作,同其它书体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少的。大家知道,小楷大家从三国的钟繇至晋代的“二王”、唐代的钟绍京,再至明代的文征明,之后就少有大家出现了。特别是近代,能安心于从事小楷艺术的人,更是稀如麟角凤毛。丁兴才先生能用尽平生之力钻研小楷,不能不让人敬佩。
  我与先生未曾谋面,从他与我的电话通话中便可得知他是一位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位心态沉稳、谦虚低调的人。若无这些先决条件,安能将小字写得如此精到。动笔之前,我仔细阅读了由他书写的《唐诗300首》作品集。可以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耐心,单凭艺术造诣深厚,是无法完成这一至善至美的艺术巨作的。
  总的来说,丁兴才先生的小楷,受益于王羲之最多,并兼取钟繇之庄重古朴和文征明的灵动秀逸,又融合了钟绍京的宽绰洒脱,而后复归于王羲之圆润厚重、豪放典雅的书风当中。丁兴才先生的小楷书法艺术,是由广取、融汇、再造而成,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已无法看出哪一笔、哪一划出自何人了,已形成了他自己的结体程式和运笔方法。这就是丁兴才先生高于他人的地方,也是他取得成功的诀窍。毋庸置疑,他的小楷艺术将会在中国书坛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隶书艺术
  丁兴才先生的隶书,出自《张迁碑》和《华山庙碑》,得益于《张迁碑》最多。其隶书的结体与用笔,明显带有《张迁碑》的气韵和形式,不同的是他将《张迁碑》的方笔改成圆润之笔,并且把《张迁碑》的方块构成演化成方扁样式。在字的构成中巧妙地融进了隶书的笔意,用墨较为饱满厚重。其字虽然出自于《张迁碑》与《华山庙碑》,但有自己的创意,呈现出一派端庄古朴、隽永典雅之格调,从中可以看出丁兴才先生的功力和学养。
  隶书同其它书体一样,学像了不难,难的是能够出帖。许多书法家所写的隶书,不是将隶写得太甜美,就是写得匠俗不堪,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韵和味表现出来。我个人认为,书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缺少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光靠手上的功夫,是创作不出博大精深的艺术的。丁兴才先生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博览群书,懂诗词、眼界宽、人品好、悟性高,他的书法艺术便有着沉稳、宽舒、庄重、质朴和豪迈的独特风格,而又别于他人,成为当代书坛上的一位隶书高手。
  三、草书艺术
  丁兴才先生从艺较早,6岁时就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毛笔一握就是70年。他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治学理念,无论冬寒夏热,从未间断过临池日课之功。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精通楷行篆隶等书体,当他进行草书创作时,已是游刃有余。
  他的草书,初学王羲之《十七帖》与孙过庭《书谱》,然后又转向黄庭坚和张旭、怀素。因他有较高的艺术天赋,能从众多的名家碑帖中发现灵机,用来充实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一味照搬。他涉猎广泛,富有创新意识,能将他人的优点吸取过来,变化出新,再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因此,丁兴才先生的草书作品总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丁兴才先生的草书,恬淡优雅,沉静高格,丝毫无有狂怪之迹象。他将王羲之草书的沉稳文静,孙过庭的散淡洒脱,黄庭坚的豪放大气与张旭、怀素的粗犷不羁,巧妙地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既有别于古人、也有别于当代名家的书法风格。
  草书是最能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也是书法中最难以掌握的一门艺术。草书有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构成符号,不能任意杜撰或更改,更不能为了写草书而故作牵连和盘绕之状。
  丁兴才先生的草书,承传统而能出新,奔放潇洒而规范,运笔婉转流畅,用墨浓淡自然和谐,不板不滞,既无雕琢之象,也无庸俗之气,给人清新、流畅、赏心悦目之享受。能将草书写到如此境界,真真不易!
  四、篆行艺术与其它
  丁兴才先生真草隶篆诸体兼攻,小楷成就最大。隶书与草书也有非凡的造诣,在当今书坛极为少见。除此三种书体之外,丁先生还长于篆书与行书。
  丁先生的篆书出自秦代李斯与清代邓石如,最终行笔偏于李斯而结体归属于邓石如,给人圆润自然之感;其行书学《张猛龙》,但能变奇险为平正,并能巧妙地溶笔化帖,不但写出了碑的精神和帖的气韵,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鲜明个性,实为难得。
  丁兴才先生不仅书艺高超,其人品在德州业界也有口皆碑。先生做人低调,热爱公益事业,在许多慈善救助公益活动中,总是能看到他的身影。即使他因事不能到场,也会让人将作品送到。丁先生曾向德州市图书馆、董子书院及各县市区图书馆赠送小楷书法作品集《唐诗300首》《真草千字文》《隶书岳阳楼记》等珍贵书籍,无愧于“德艺双馨老艺术家”这一光荣称号。
  (刘工醉,当代著名书画批评家、艺术理论家、书画篆刻家、作家、诗人、大写意花鸟画画家。现任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北京名家画院院长、《书画研究》主编。)(本文照片韩华子摄)
  □刘工醉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清丽典雅 隽永高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