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市在8个社区建起工会组织,开展创业就业、留守“安家”服务——
1.6万农民工爱上这个“家”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李月王冬芹
  面对越来越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禹城市总工会转变角色为农民工服务,围绕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扩大工会会员普惠化服务对农民工的覆盖。今年他们在8个城市社区建立工会组织,吸纳会员2.4万余名,其中农民工约1.6万人,形成以创业就业、留守“安家”服务为内容的服务机制。
  就业创业工会是农民工的靠山
“听说咱社区也有工会,我到这里来问问能不能帮忙找份工作?” 9月22日,在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禹泽社区服务中心,居民高晓燕与“工会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咨询。“社区居民1.1万人,其中农民工约占六成。”禹泽社区工会主席杨静茹介绍,近年来,随着两区同建工作的开展和土地流转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就业创业。今年2月,社区成立工会联合会,方便农民工家门口入会,解决他们就业创业等生活工作上的困难。
  就业创业首先要“找路子、获信息”,禹泽社区设立农民工就业服务超市,由社区工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每周组织专场招聘会,每月都有“就业赶集日”,企业、居民和农民工可根据自己意愿,到超市“选购”插花、假发等灵活就业岗位。目前,超市已搜集用工信息620条,成功为136名农民工推荐就业。
  社区居民毛学桥一直为工作而发愁,今年初,他通过社区工会“牵线”在小区内的临时摊位区获得免费摊位专卖蔬菜,如今月纯收入已过4000元。“以前社区内随意摆摊现象比较严重,今年,我们在社区内划定区域,建立临时摊区,提供367个免费摊位让农民工和小区居民规范化经营,解决了535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杨静茹介绍,社区工会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免费学习培训、发放种植养殖技术书籍等方式,助力农民工创业。
排忧解难社区工会是农民工的娘家
  在禹城市市中街道鬲津社区工会服务平台悬挂着这样的标语:您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
  在鬲津社区的农民工中,约有46%的人在外打工,这些打工者家庭并不富足,年轻力壮的出去了,“老小”留守在家。“我们想办法把他们‘送出去了’,还要让他们在外能安心干啊!”鬲津社区工会主席程凤清说。为让在外的人工作放心,在家的人过得舒心,社区工会建立了留守“安家”服务机制,号召干部与农民工留守家庭结成对子,开设“四点半课堂”,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定期家访,积极为他们分忧解难。
  鬲津社区农民工子女韩钰卉上小学二年级,父亲常年在外跑运输,母亲在家打零工,也腾不出时间照顾她,久而久之,她开始变得自闭。社区工会了解后,把她接到了“四点半课堂”,由工作人员提供课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像韩钰卉这样得到社区工会关爱的农民工子女,鬲津社区共有85名。今年以来,针对辖区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困难,社区工会开展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同时,积极联系附近幼儿园,解决了106名农民工子女“入园难”问题。
  禹城市总工会主席王建国表示,禹城社区工会还在探索阶段,今后将会制定更多符合本地实际的措施,让城市社区“小工会”发挥“大作用”,使之成为解民意、暖民心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6万农民工爱上这个“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