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七一”前夕,辖区22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全面完成,均达到300平方米的标准——
新湖街道:夯实社区服务基础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方志勇李萍

▲宽敞明亮、焕然一新的胜利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记者尹晓燕摄


胜利社区改造前,办共空间拥挤、狭小


  走进德城区新湖街道,不管你来到哪个社区居委会,都会被一个个300余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所吸引。这里焕然一新、宽敞明亮、设施一流,居民赞不绝口。
  新湖街道承担并肩负着德城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升级改造的重任,面对协调困难、选址困难,特别是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想要完成升级改造,谈何容易。何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升级改造一直是新湖街道近两年常抓不懈的工作,并且分批次进行了全面部署,如:去年改造的城隍庙社区、南龙社区、桥口社区、小锅市社区、罗南社区、柴市社区……今年又陆续对剩余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进行了升级改造,“七一”前全面完成并投用。目前,辖区22个社区均达到了300平方米的规定标准。
重落实:不等不靠,迅速行动
  接到省市区关于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建设通知后,新湖街道将此项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落到实处,党委书记安吉斌亲力亲为,想点子出谋划,充分利用调动辖区内一切资源共享,并且现场办公,就选址、手续、经费等做出明确指示,指定专人负责。“观念的转变给了我信心和决心。帮社区解决办公用房,那是低层次的想法。小政府,大社会,为居民服好务才是最根本的。 ”有时听到“办公用房”这个词,安吉斌就会及时纠正:不是办公用房,是办公服务用房。正是这种社区服务观念的跟进,使全处上下在打响社区用房攻坚克难战役时,出现了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可喜局面。位于中心城区的一些社区找不到空地,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有的找辖区单位支持,由租借场地改为买场地;有的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共驻共建,以成本价购买;有的在改制企业中落实社区用房用地;有实在找不到地方的,就购买一套商品房作为社区用房。通过多方努力,所有社区都拥有了自己的用房,并且全部达到了300平方米的标准。
改造前:场地受限,需求受阻
  就失业管理、低保特困管理、生育服务、党建管理……社区居委会工作内容多而繁杂,大部分社区居委会因存在房屋狭小、设施简陋的问题,已不能满足广大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过去的办公室,除去七八张办公桌,还有各种文件档案橱,房间被塞得满满当当。特别是一到居民来办社保,站都没地儿站。 ”胜利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英说,不仅空间有限,因为办公室设在居民楼内,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前来办事的居民没少抱怨。康乐社区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我们之前办公的两间平房属于临建房,共30平方米,别说居民搞个活动,就光工作人员办公都觉得拥挤。 ”康乐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志金说,一开个居民代表大会,搞个党员活动之类的,要么在室外空地上,要么到处借地方。
改造中:难题较多,困难重重
因街道辖区为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有、房源紧缺,在短期内,想要顺利完成这项工程并非易事。比如,在改造过程中遇到拆迁难题、协调用房受阻等。新湖街道克服种种困难,抢工期、赶进度,同时,还得到了市直部门、区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对社区用房建设开绿灯,使该项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新湖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马军说:“这本就是项民生工程,绝不能让居民吃亏,但同时也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秉持这一原则,新湖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让大家认识到社区用房改造是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跟居民本就是一家人。 ”为将这项民生工程做好,街道工作人员前期深入社区做了大量摸排梳理工作,根据每个社区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使用了置换、改扩建、购置等多种方式。
改造后:功能升级,各具特色
  记者日前在刚落成的胜利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看到,这里除了“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外,还专门设置了法律服务工作室、悦读坊、“四点半”学校、睦邻活动室、综治工作站等功能室,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和便民服务项目。像胜利社区一样,很多升级改造后的社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不同的服务。状元府社区就在办公服务用房改造中,专门为居民设计了理疗室;桥口社区设置了居民代办站,为年老体弱的居民提供代办服务……
  为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作用,社区在升级改造时都设立了党员“双向报到”登记点,积极整合共驻共建的社会资源,拓宽为民服务新途径。“此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的升级改造,不只是提升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让其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新湖街道党委副书记李鲲说,改造后的社区都统一挂上了带着新湖街道特有的“首善先锋”标志的新牌匾,寓意为,切实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将“脚踏实地为群众服务,以人为本谋共同提升”落到实处。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湖街道:夯实社区服务基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