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龙门街道开展“立家规树家风”活动,涌现一批孝德模范——
好家风带出好民风
作者:王露本报
  □本报记者王露本报通讯员张静
  上月21日,平原县龙门街道道德讲堂内座无虚席,街道主任孟庆泉正在宣读“家风家训”获奖征文,号召广大居民向最美家庭、孝德模范学习。
  自2015年年初以来,平原县启动了以“立家规树家风”为主题的创新项目,该项目选择龙门街道军仓社区为试点。活动开展以来,该街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编写了倡议书,并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试点社区传承好家风
“我们刚搬到新楼上时,居民中有醉酒闹事的、邻里吵架的。开展‘立家规树家风’活动以来,社区里的卫生有人主动打扫,邻居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军仓社区张家仓村村民刘传华说,“大人们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了表率。我上大学的女儿以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如今,在我的带动下,不仅帮我张罗生意,还主动帮助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
  和刘传华一样,军仓社区的很多居民认为,把好的家风一直延续下去才真的有意义。
争当孝星促家风民风改善
  聚福社区莲花池村党支部书记李吉生,33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母亲大小便失禁,他的妻子做了50多块尿布,李吉生定时为母亲更换、清洗。“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母亲能够长寿,自己再累也值。 ”李吉生说。
  李秋红是龙门街道经管站站长,她尽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并且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问及李秋红家风是什么,她嘿嘿一笑:“家风就是敬老爱老。伺候老人天经地义,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做到。 ”
  在龙门街道,人们以践行优良家风为傲,做文明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有效地促进了家风、村风、民风改善。
家风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今年,在郭刘社区“最美家庭评选”中,王莲荣家榜上有名。每当提起王莲荣一家,居民们都竖起大拇指。
  今年已70岁的王莲荣, 35年来精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母亲。王莲荣的两个儿子耳濡目染,也争着孝敬姥姥。“我的两个儿子,怕我和姥姥在平房里过冬冷,就争着把我们接到楼上去住。”谈起儿子,王莲荣很欣慰。
  “通过开展最美家庭、孝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引导居民见贤思齐,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用模范的精神、事迹去感召周围的居民。”龙门街道党委书记徐桂元介绍说。
  “立家规树家风”活动开展以来,该街道发放宣传彩页万份,征集家规家训格言万条,书写宣传标语70余条,放映电影30多场。评选最美家庭160户、最美龙门人10人、孝德模范10人。优良的家风进一步带动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为建设文明街道,奠定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好家风带出好民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